一.迷茫的畢業生

《畢業生》自1967年誕生開始,對其形式與内容的解讀就從不間斷,而其中探讨最多的無疑是影片對于迷茫感的呈現。

迷茫感從何而來?影片内容上是通過男主本畢業後的社會經曆中進行诠釋,被父母包裝好的未來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擺脫父輩設置好的既定軌道,但他又沒有想好破而後立的出路在哪裡,所以在這種不進不退的狀态下,對未來的迷茫便由然而生。

形式上,影片在各段落鏡頭上設置了很多細節來表現,如開頭與結尾的呼應、中段偷情時刻的剪輯過渡等,鏡頭總是對準了主人公臉上的彷徨、茫然與落寞。

這種迷茫的成因究其更深的根源是脫胎于創作的背景,其一,在現實中,即風起雲湧的60年代美國社會,形容時代的關鍵詞是民權、反越戰、嬉皮士等,而在這些新思潮興起的同時必然伴随着社會新價值與舊價值體系的劇烈沖突。

身在其中的年輕一代都如男主本一樣在多種觀念與價值中掙紮着。而電影表現的正是在這種身份過渡下夾在新舊價值體系碰撞中所産生的迷茫。

其二,在1960s的好萊塢,逐漸僵化的經典好萊塢叙事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年輕的受衆,觀衆渴望能在熒幕上看到更具生命力、更加年輕化、更貼近于現實生活的電影,因而同時期的創作者便将目光逐漸從英雄故事向曆經現實困境的普通人身上轉移。因此,充斥着茫然而又具有年輕氣息的《畢業生》應運而生,也标志着新好萊塢時期的開始。

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在1960s的時代背景下,它所傳達的情緒感染了無數個生長于時代洪流下的本,而在現如今的時代,在文化背景與現實環境各異的當下,《畢業生》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初入社會迷茫情境的刻畫依然能擊中很多青年人的内心。

有時探讨一部電影能成為一代經典的原因,其中一個标準就是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畢業生》毫無疑問是屬于此類。

二.叙事

《畢業生》的叙事基本按線性時間來展開,即羅伯特麥基《故事》中所說的“大情節電影”,或線性叙事。

叙事上的特征是按照連貫的時間線來推進劇情,各個段落之間強調因果邏輯關系的串聯。電影中從開頭本坐飛機回家到最後搶婚結束,中間的叙事過程按照基本單一的時間線展開,與經典好萊塢時期的叙事模式總體相同,但在具體使用叙事手法上又有着明顯的不同。

線性叙事在《故事》中也被稱為“經典設計”,即“圍繞一個主動主人公構建的故事,主人公為追求自己的欲望,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進行抗争,通過連續的時間、在一個連貫而具有因果關聯的虛拟現實裡,到達一個表現絕對、而變化不可逆轉的閉合式結局。”

《畢業生》是新好萊塢時期電影探索的開始,在叙事手法上還留有經典好萊塢的叙事模式印記,但在内容上所呈現的諸如不倫關系故事、寫實性的人物描寫、裸露畫面的展現等已經與經典好萊塢叙事模式存在明顯的區别,也給初階段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探索者們開了先河。

《畢業生》的叙事結尾是一次對傳統模式的改良。看似俗套的閉合結局,但其在塵埃落定之下又具有極為寬廣的解讀空間和深刻的現實意味。

在主題表達之上,将貫穿始終的迷茫感延續。主人公所追求的最深層次的欲望并沒有得到實現:男主本所追求破而後立的方法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找到,所以他最後才又迷茫。

或許是有受到法國新浪潮等歐洲電影運動的影響,電影的結尾在情感上總能讓我聯想起特呂弗的《四百擊》。兩部電影最後傳達出的類似“我該去向何處”的叩問是讓我喜歡的原因之一。

但在整體結構上,兩者又有着天壤之别,《四百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接近于原生的強大骨骼構造,更為激進,《畢業生》則是融彙了經典好萊塢的叙事框架,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與之相比偏于保守一些。

三.剪輯

影片鏡頭之間的剪輯邏輯是建立在聲畫關系的基礎上,以相關聯的上下畫面内容作為剪輯點對畫面再重組。

1.聲音前置轉場

...
下一鏡中本父親的聲音先出現在上一鏡近結束時,使用聲音充當剪輯媒介來過渡到下一鏡頭。

2.疊化轉場

...
上鏡頭消失之前,下鏡頭已逐漸顯露,兩個畫面有若幹秒重疊的部分

3.相似性轉場

即匹配轉場。指運用上下鏡頭的相似關聯,帶動觀衆的視覺,實現人們逐步感知事物的規律,比如顔色、動作、主體位置的一緻。

...
“跳躍猛撲”的動作
...
“開門”的動作與“白襯衫”的顔色
...
多用拉鏡頭來表現,過渡的點是黑色背景顔色

四.風格

1.鏡頭風格

影片多使用運動長鏡頭以及拉鏡頭來呈現故事内容,從前三個鏡頭的表現就已經将鏡頭上的風格确立。

...
電影的第一鏡就是以男主本充滿茫然的臉作為開篇,畫外音的飛機的廣播,然後鏡頭由特寫慢慢拉遠變成全景,出現新的空間關系并交代角色所處的環境,将本的狀态與周圍的配角做對比更加強化了這種情緒。這個鏡頭時長為22s,用在開篇為影片定下基調。
...
第二、第三個鏡頭是兩個橫向移動的中近景運動長鏡頭,鋪上的配樂是寂靜之聲,影片也多是通過運動長鏡來叙事。在這兩個鏡頭中,本在自動人行道上和行李箱在安檢傳送帶上是一組隐喻符号,本在影片中就和行李箱都被按部就班的推着走,但本的臉上依然滿是迷茫,這種狀态從開頭延續到結尾。

2.畫面造型風格

景别上以中近景為主要景别,多用來表現主要角色的情态與片中各人物的對話。

光線上則多是用來烘托主要角色的情緒與心理,特别是對于陰影的使用,通過明暗對比來映襯人物心境。

...
多使用室内人造光源來營造明暗的對比,除了以上兩個還有本與羅賓遜夫人第一次偷情時的段落。

構圖上通過人物占據畫面的比例大小來表現人物處境與人物之間的主次關系,或又将畫面上的人物置之于被另一人物肢體動作框住的狀态來表現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主被動關系。開頭聚會段落和本與羅賓遜太太段落都有明顯體現。

...
左上:影片聚會本與父親的談話,父占據畫面的一半并遮住本的臉,展現主被動關系。左下:聚會樓梯下遇到親友,親友們将畫面上的本圍住,本在畫面中央動彈不得,強調父輩的控制。右上:本遇到麥奎爾先生,畫面占比決定主被動的關系。右下:羅賓遜夫人第一次出場,本依然在被談話,擠在左邊的小空間内。

3.聲音

電影的聲音除了用在剪輯上成為鏡頭間組接的媒介,其他在聲音上的處理則樸實無華。整體由人聲和配樂組成,大多數基本都是使用畫内音叙事,畫外音的極少數使用都是用配樂烘托角色上孤獨的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有一段通過畫外單點的器樂聲來達到強調角色此時内心劇烈震動的效果。即本在到達搶婚現場時五聲沉重的畫外音。

...
五次沉重的畫外音是鏡頭切換的剪輯點,同時也表達了情緒的逐次遞進。

配樂上影片最出名的是由Simon & Garfunkel組合演唱的 《The Sound Of Silence》以及《Scarborough Fair》,他們是60美國社會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影片多處中都有出現這兩首經典配樂。

優美緩慢的和聲雙重唱配合電影畫面上本行走在各種遠景拍攝的街道上,再結合達斯汀霍夫曼對男主角色狀态的的演繹,一種迷茫、彷徨、孤獨的情緒在此時成為了影片的叙事基調。

...

電影中選取Simon & Garfunkel的配樂都十分經典,比如本搶婚前駕車行駛在公路上,背景鋪上的《Mrs. Robinson》,相比于1964就推出的《The Sound Of Silence》,其正式版是1968才發行,《畢業生》中的出現屬于是作者為電影所做的“先行版”。

五.設計感

電影在視聽層面上的設計巧奪天工,對形式的重視甚至是超過了所承載的内容,對影片各段落的處理都呈現出極強的設計感。

首先,是視覺隐喻符号上。魚缸在電影中出現了3~5次,首次出現伴随着壓抑的水流聲與氧氣泵的聲音,男主本被框在魚缸内,他的左側是一個潛水員樣式的模型。

...
潛水員模型與魚缸

當情節發展到後來的潛水表演段落時,本穿上了潛水服,他和影片前段開場時魚缸裡的魚、模型在位置上形成了互文。而他表演的場所是家裡的泳池,泳池在影片中的像征是父輩對子一輩安排好的“未來”。

...
就片中所呈現的片段,泳池可以看成是一個大型的魚缸,經常能看到本一個人随着背景配樂漂浮在泳池水面上,對應的全片本的角色狀态。

具體的就是本父親為本安排好的“未來”,包括一直提及的與好搭檔女兒的約會和本以後要從事的工作,所以片中本父親的形象是一直半随着泳池、魚缸、水之類的元素出現,側面也強化父輩對子一輩的控制之感,影片的另外一段也有說明。

...
潛水表演

潛水表演的段落,本穿上潛水服,鏡頭上從室内的全景固定鏡頭轉切室外的第一視角運動鏡頭,聲音上從嘈雜的人聲過渡到本沉重的呼吸聲,本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他的耳邊隻有自己的喘息。傳達的信息就是兩代人溝通上的“隔閡”以及本對于這種控制感到疲憊與麻木。

其次,細節表現上。在潛水段落之後接的下一段是本打電話聯系羅賓遜夫人開始第一次偷情,這兩段是通過下段開始時羅賓遜夫人接電話的聲音前置到上段結尾來剪輯銜接。

這兩個段落鏡頭之間的銜接是極好的,因為它的情緒是遞進的,在上一長鏡結尾時展現的内容是本對父輩的控制感到壓抑,而下一鏡還未開始它的聲音就已經前置到上一鏡結尾,這次剪接所表達的信息是“逃離”,也解釋本是因為什麼才自願堕入羅賓遜夫人的桃色陷阱中。

在與羅賓遜夫人的第一次偷情時電影有用很多細節來表現本的緊張不安。

...
左上:電話亭的煙對應的是在家時本初遇羅賓遜夫人時的不沾煙,似一個故作成熟的小孩般意圖在形式上顯的自己成熟老練。左下疑神疑鬼更能暴露出本的不安。右上:不敢開燈因為知道做的事情并不光彩。右下:看似主動,但笨拙機械式的接吻更暴露出沒有經驗的現實。

還有的細節諸如本在羅賓遜夫人進房門後在偷挂上的勿擾牌子以及酒店大廳玻璃桌角倒映出的二人,傳達的信息即本的緊張以及此刻二人關系的不正當性。

在本與伊琳的約會片段,伊琳的名字在前段各色人物的對話中都有出現過,照片也是,目的是減少重要角色後面出場的突兀感。

最後的搶婚段,本路過加油站借電話,工作人員在聽說他是牧師(謊言)的身份後态度立馬180度大轉變,從随意應付到十分重視,臨行前還囑咐需不需要給車加油,以此似乎可以窺出導演對于當時社會面貌的一些思考。

在本與羅賓遜夫人偷情之事将暴露時,沒有過多交代的角色對白,影片始終沒有将鏡頭從伊琳母女二人身上再分切,而是通過畫面中鏡頭焦點的變化和演員的入畫順序來表現,再輔之以本的視線引導以及兩人都被雨水打濕的頭發這些畫面構成就将二人的不正當關系暴露在伊琳和觀衆的面前。

...

本與羅賓遜夫人偷情段,有一個長35s的運動長鏡頭,表現的是男主本幫一群老人開門,從酒店裡面出來的都是成對的老人夫婦,從外面進入酒店的是兩對年輕情侶,不知寓意為何。或者就是單純的過場,隻是細想又突然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最後,首尾段落在主題表達上的作用。影片以一個長鏡頭開始最後以一個長鏡頭收尾,在形式上形成了一個閉環。在内容上影片主人公從開篇乘飛機回家到最後乘上公交搶婚逃跑,來去之間,影片在表達上更為接近一個整體。

...
開篇使用一個固定機位拉鏡頭接兩個橫行移動的長鏡頭。
...
影片最後,運動鏡頭跟拍男女主追上公交車,切出兩個正反打,最後以一個跟拍長鏡頭結束影片。

六.最後

影片中男主本的所求始終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想逃離父輩們的掌控,另一方面又不知道逃離之後該何去何從。在這種矛盾心理的影響之下,他先是堕落(羅賓遜夫人),然後又追求愛情(伊琳),但這些都未觸及問題的真正核心,所以他在影片結尾就又陷入迷茫。

伊琳和本的最大區别就是她還沒有到畢業的階段,因此她現在還不用做出選擇,但她也在逐漸向本的方向靠攏。而随着本和羅賓遜夫人事件的爆發讓她提前了這種選擇,是遵從父母的決定還是選擇走自己的路?之後她在教堂裡被本的行為所觸動,與本一起出逃,但這是她真正想要的嗎?

搶婚出逃的公交車上,父輩們回頭凝視着,仿佛在說,無論選擇如何,你們的決定都會伴随着上一輩的目光和審視。

最後公交車駛向遠方,影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