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卡比利亞之夜》和《夜》,戰後青年族的蕭條精神危機。三個年輕人帶三個妓女混淆視聽,實際上販賣軍火,不想所得被妓女偷走。他們想要偷一輛豪車,不想被車主富二代三人組發現,六人不打不相識,開啟了一夜呼嘯之旅。底層青年和中産階級,在戰後的巨大精神空洞中,我分你我,不過也可能意大利人向來如此。莫羅·鮑羅尼尼59年的此片,顯然已經錯過了新現實主義膨脹的黃金年代。所以更貼近59年東方大島渚的名作《愛與希望之街》,并不刻畫戰争的直接傷害,而轉而刻畫那一批在戰争中經曆了童年,而又在戰後長大成人的一代。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對于戰争明确的意義和政治性思辨,有的隻是恍惚間成年面對戰後社會的不知所措。日本有太陽族,而此片編劇則是意大利的太陽族——帕索裡尼。風流過後,剩下的錢就讓它随風飄去,而最後一鏡,懶樹葉中的紙币,正是開頭出片名時那個不知所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