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韓延導演“生命三部曲”的終章,《我們一起搖太陽》顯得特别“灰頭土臉”。一方面是因為與生命有關的話題本身就比較沉重,和前兩部作品相似的疾病題材難以讓觀衆産生一睹為快的沖動。

并且同期上映的國内外大片較多,院線排片也不給力,影片的票房成績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好在豆瓣評分比較高,說明影片口碑好,不會浪費觀衆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影片除了票房成績“灰頭土臉”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完全甩掉了偶像包袱,沒有借助濾鏡提升美感。男女主角都是素顔出鏡,連臉上的瑕疵也沒藏着掖着。

特别是男主,一亮相就給人邋裡邋遢的感覺,膚色暗黃,頭發蓬亂,胡子拉碴,言行舉止更是神經兮兮,說話明顯不着邊際。相比之下,女主的形象要正常得多,起碼衣着儉樸幹淨,腦子反應比男主快,并且對自己的病情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既不抱有一絲幻想,也絕不放棄一點機會。但她在情緒管理上比較失敗,臉難看,話難聽,脾氣火爆,一點就燃。

他倆并非一見鐘情,最初的相遇是被病情所迫,各自打着小算盤——腦瘤随時會複發的男主需要找人照顧母親,經常要到醫院透析的女主需要找人換腎。

他倆也并非一拍即合,“沒頭腦”的男主和“不高興”的女主之間産生過不少誤會。他們從懷着功利的目的各取所需到相互鼓勵扶持,并肩同行,也經曆了一系列波折和考驗。

總的來說,影片的鏡頭語言樸素直白,就像記錄普通人的生活瑣事,充滿人情味兒和煙火氣息。并且影片沒有刻意煽情和抒發浪漫情懷,更沒有賣慘,而是用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來展開故事情節,用真實感人的細節來引起觀衆共鳴。

而且影片的主題和片名一樣積極陽光,讓我們看到愛情的真摯和堅韌,“生命接力”的溫暖和希望,而不是面對死亡威脅的絕望和無助。不管是“謝謝惠顧”還是“再來一瓶”,那些鮮活飽滿的生命故事總能帶給我們更多解決自己人生難題的勇氣和信心。

這也許就是韓導創作“生命三部曲”的初衷吧。在展示美好愛情的同時,也在幫你看清生命的真相,重燃對生活的熱情——即便像片中的人物一樣處于人生低谷,也要“向陽而生,撒歡活着”。

但網上也有人和我的看法截然相反,認為韓導拍的電影缺乏新意,總拿病人說事兒,比較晦氣。就像同樣面對半杯水,有的人會開心(杯子裡居然還有半杯水),有的人會沮喪(杯子裡怎麼隻剩半杯水)。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經曆不同,認知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相同。有時候光看那些五花八門的影評,你很難相信大家觀賞的是同一部電影。

我以前有個同事就是晚期癌症患者,心态很好,從不怨天尤人,一直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甚至在去世的前幾個月,還在計劃帶着家人出國旅遊。

反思我自己,身體雖然沒有大的毛病,但心理并不強大,對生命的理解非常淺薄,遇到一些挫折很容易産生負面情緒,不是埋怨自己眼力太差,就是責怪自己腦力不足。

由于工作關系,我還遇見過其他一些重病患者,他們的心态積極樂觀,對自己知足,對别人也更有耐心和同理心,再加上久病成良醫,從他們身上還能學到不少發現疾病、控制疾病的專業知識。

所以在韓導的作品裡,我總能找到某種熟悉的親切感——對生命的關注與熱愛。并且這些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創作理念,以及對人生大事的審慎思考,既不講童話,也不講神話,隻講接地氣的大實話。

正如《我們一起搖太陽》給人的觀感,自然親切,溫暖治愈,樸實真誠又充滿力量。畢竟人生是充滿未知的旅途,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剛過去不久的疫情已經讓不少家庭經曆了生離死别的考驗,未來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生命難題——不一定是疾病,也可能是其他足以摧毀一個人意志力的東西。

所以我們有必要向缺心眼的男主學習,一旦意外降臨,要麼用意念“搖醒太陽”,要麼召喚“外星人”幫忙(男主的召喚裝置過于複雜,可以參考《宇宙探索編輯部》中的簡易方法),實在不行就大喊幾聲“奧利給”……反正總得做點什麼,讓自己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