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場墜樓的剖析(Anatomie d’une chute,2023),這一場究竟是他殺,還是自殺的庭審,曠日廢時,仍無法還原事件原貌。就像夫妻爭吵下的那一段錄音檔,這一檔案在播放中,是以影像復現的方式出現在銀幕畫面裡,可是到了音檔結尾的衝突高潮時,畫面切換到法庭內,真相被導演抹去,觀眾隻能透過相信或不相信女主角的自述,在腦海中還原現場——女主角說,自己在盛怒之下衝向丈夫,打了對方一巴掌(破壞力的外傾),而丈夫繼之以不斷自殘來洩恨(破壞力的內傾),然後觀眾又被拋入他殺還是自殺的迷霧中。導演刻意隱蔽了真相,在藝術上的效果,就是豐厚了故事的事體,這是詩以至於藝術「顯」與「隱」的老問題。

2、透過了科學採證,心理分析,文學與作者的關係,不論是鑑識人員的驗屍或現場模擬,心理醫師的解讀,作者藉作品的宣言,或者是檢察官和律師的詰辯,最終都導向了模糊與混沌,因為「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你所站的角度不同,所見自然不同——庭審的過程宛如莊子的齊物論。

3、案審必須作出仲裁,陪審團必須給出結論,然而比這更重要的,是亡者(父)和嫌疑者(母)的孩子,他還得活下去。孩子全程參與審判過程,法官希望他迴避,擔心他受傷,他說:「我已經受傷了。」而這一個承受了重中之重的孩子,在關鍵一刻主動要求作證,為事件帶給自己的傷害止損。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思想上的倫理問題,出自論語的「直躬證父」,和孟子裡「竊負而逃」。這裡不談男孩是否認為母親殺父,這裡談的是如何走出創傷,「終身訢然」,那麼無論如何,他都必須辯證母親無罪。

論語子路第十三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盡心章句上三十五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皐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

4、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辯證兩種詞彙的差別:好奇、有興趣。如果隻問自殺還是他殺,單純求答案,那是屬於好奇的層次;至於整部電影的剖析,則是表達出一種對人、人的關係、人的處境、表現和抉擇的深度興趣。何況事實上,現代社會中,離婚會是一個比較適妥的解決辦法,婚姻問題直接上升到兇殺案,在精英階層中還是有點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