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漫回家路(Lion,2016)是七年前看過的電影,昨天回家時正好電視台播放,從男主角在澳洲被領養後長大,和女朋友相遇之前看起。從成年後的男主角故事,看他充滿徬徨迷失的人生,看得自己淚流滿面。或許人到中年,才能稍微深刻的去感受他人的生存狀態吧!七年前的我是這樣幼稚的去寫的:「為什麼已經成為澳洲人的主角非得找到回家的路呢?看到被領養的弟弟成為不定時炸彈折磨養母,這一幕在他的心底種下一顆種子;這個伏筆在二十年後家庭聚餐中,以一句憤怒的心述爆發:我痛恨他折磨妳。你所深愛的人是否被你折磨著?揮之不去的自我質疑逼迫他不得不做出彌補。更何況,收養了一個弟弟,他才能體會做哥哥的心理,體會哥哥因為在車站和弟弟走失那種焦急、慌張不安和內咎。」

2、自男主角幼時在車站與哥哥走失後,就進入「迷失」的人生。即使有了家庭、女友、事業、興趣,他仍然感覺一無所有;即使過了二十五年,他仍未成長為一獨立成熟的個體,在他不斷的回憶和閃現的夢境中,他認為自己還是那個迷途的兒童——他失去了他的生存座標。按照佛洛姆在人類新希望(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1968)4、人性是什麼意義三、方向座標與奉獻座標之需求:
人不僅有一個頭腦,並需要方向座標,以便使他從環繞他的世界中見出某種意義,並將這個世界建構化;同時,他又有一顆心和一副肉體,而這些則需要在感情上同世界連結——向人連結,並與自然連結。前面已經說過,動物與世界的韌帶是自然給予的,是由其本能所連接的。人呢,則由於他的自我認知(自覺),以及他感到孤獨的能力,而與世界分開,因此,設若他不能找到情感的韌帶,以滿足他與超越於他自身之世界間的關連與結合的需要,他就成了一粒無助的微塵,任風吹掃。……人的締結最容易而又最常見的形式,是他所由出之事物的「原始締結」——與血、土地、部族、母親或父親之間的締結,或者在更為複雜的社會中,與他的國家、宗教、階級之間的締結。這些締結其首要的性質……是為了滿足一個尚未成長為自己、尚未克服那不可忍受的孤獨之人的渴望。……人在其對於一個優越的權威關係中,尋見其感情締結,那麼對於那些優越的權威,他是盲目服從的。由於仍舊同自然、同母親或父親締結在一起,人確實是感到的在世界如家室,但為了這種安全感,他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就是屈服、依賴,並阻礙了他的理性與愛之能力的充分發展——當他應當變為成人之際,他卻還停留在兒童階段。

3、第二次看這部電影,而且從下半部看起,才驚覺這電影剪輯功夫、鏡頭敘事能力出群,而且即便妮可基嫚作為一配角飾演中年母親,幾個餐桌上的鏡頭呈現出其細膩、動人且爐火純青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