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前大半部分的基調,較為黑色幽默,用诙諧的方式揶揄諷刺着上層人虛僞和貪婪。将台灣社會的諸多現實問題(政商勾結,權錢交易,援交現象)都一一進行了嘲弄,影片中不時插入的導演的旁白,用詞巧妙刁鑽,引人發笑。還打破第四堵牆,産生間離效果,引起觀衆思考。
影片的結尾,基調突轉,轉入到對階層和現實問題的嚴肅探讨。肚财死時的那個長鏡頭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從這之後,影片就愈發散發出一種無力感和虛無感。肚财死得不明不白,很明顯是被人殺害的。菜鋪雖然傷心但卻是無力,唯一能夠指望的小叔,卻隻是在騙他的錢,絲毫不關心他的處境和想法。底層的失語和軟弱在這一情節中體現的淋漓盡緻。在這種近乎絕望的境地中泛起的最後一絲曙光,就是菜脯發現了的肚财的内心世界。這是一篇純真之地,與現實的醜惡決然不同的一片世界,是人性最後一塊未被污染的土地。
影片最後用了平行蒙太奇來同時展示護國法會和肚财的葬禮。進行鮮明的對比,同樣體現出世人對于底層的漠視。肚财送葬的隊伍被本不應該存在的積水攔住,人們駐足,肚财卻繼續向前,因為死亡意味着他渡過了人生的苦海。結尾處是影片最大的反諷之處,虔誠且浩大的宗教儀式背後,金碧輝煌的佛像内部,是人性中潛藏着的罪惡和虛僞。影片最後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那不知從何而來的響聲,無論解釋是說佛像中的人并未死去,還是說是佛祖的顯靈,都是對于人性和社會醜惡的轟擊,是來自底層亦或是神靈的呼喊。這時刻警示着我們,去看,那人間的慘劇。
虛無的世界與人性的淨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出北京,走遍世界。
晚自習下課,回到宿舍忙東忙西一直到了11點,終于閑下來了。打開電腦,開始看這部已經我已經下好許久的電影。本想看個一半就去睡覺,免得太晚,弄得第二天上課昏昏沉沉。但一看就控制不住,電影結束時已是深夜,室友都已熟睡,漆黑一片。這才放下電 ...
都市生活的癫狂與和諧
電影的片名有話好好說可以看成是反義了,因為電影中的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做到有話好好說甚至完全走向了反面。導演張藝謀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從《紅高粱》裡對民族血性的展現到《大紅燈籠高高挂》裡對封建大家長制的批判再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