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鐵梅
獨立女性典範,追随者口中的爽飒大女主形象。怒呵退路邊撒尿男,尾随猥瑣尾随男,家庭工作兩手抓,提攜後輩女性,不谄媚男性,明白男性不是生活的全部,把男性當作工具人且付諸行動。
2.小葉
獨立女性典範追随者,爽飒大女主的模仿者,内心缺愛,在更多元、更複雜的現代關系中,為獲取愛,進入世俗規範的遊戲,用謊言編織出一副爽飒大女主的外衣,被謊言裹挾,最後完成自我蛻變。
3.小孩
獨立女性子宮裡孕育的生命體,單親家庭成長的新獨立女性,也是小葉口中,等着長大,建立新遊戲規則的小孩。
4.鼓掌
女性工具化,被壓迫的具象體現。小孩參加校樂團的表演,特長是“會鼓掌”,盡管小孩知道自己不喜歡鼓掌,隻是他們需要一個鼓掌的人,但是為了合群,小孩選擇了鼓掌。
5.架子鼓
男性主導社會壓迫的象征。小孩第一次拿起鼓槌問的第一句話是“女孩應該怎麼打鼓?”。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規訓下,“三從四德”是女孩做女孩的規訓,在男鼓手多于女鼓手的規訓下,小孩下意識的向小馬(男性)詢問“我應該遵循什麼規訓?”
6.女權表演藝術家
新·男性主導社會,壓迫象征之一。代表人物:前夫哥。男性通過扮演女權藝術家,左手上野千鶴子(送你一本《上等快樂》),右手結構性壓迫,試圖通過“共同話題”“思想深度”來附和鐵梅及所有人,其實是為了和鐵梅複婚,而獲得自身利益,在于其他雄性競争中獲得成功。嘴上說的甜,隻是披着女權外套,再次進場,實則完成自己欲望的新社會規訓。
7.小馬
新時代獨立男性典範,屏保是媽,拉黑他爸五年,與父權徹底決裂,甘願淪為工具人,但也渴望進入親密關系,自我懷疑,徘徊在對方是否覺得自己重要的疑問中,自我否定,然後撤退。尋求和解,但前提是懂禮貌且不破壞氣氛。
8.胡醫生
新時代父權玩弄女性,壓迫象征之二,千足蜈蚣,腳踏十萬八千隻船,外表溫柔,高智,經典話術“這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搶占話語主導權,立自己“有病”人設,博取同情,實際隻是不想負責,嫌女性麻煩,但又以玩弄不同女性為傲,即使被揭穿,也能不卑不亢不知廉恥的說出“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吧”。
9.張家新
父權壓迫下生長出來的畸形小男孩。在校樂團的舞台上打架子鼓,即在父權傳統的舞台上演出。在老師贊美茉莉的作文并推選茉莉為語文課代表時,毅然決然的站起來“老師,我舉報”舉報的理由是可笑的“遲到和上課吃零食”。這裡既是校園日常生活的寫實,也包含在“新思想”成長過程中将遭受質疑的象征。
張家新會找大哥來霸淩茉莉“不許你考的比他好”
張家新會在茉莉拒絕鼓掌後讨好茉莉,理由卻是高高在上的否定茉莉“你很可憐”
消失的父親(前夫哥之茉莉)—無能的丈夫(前夫哥之鐵梅)—畸形的兒子(張家新)
完整的傳承,被壓迫的東亞小孩的真相一生。
10.單親媽媽
“傳統規訓生長出的新三從四德”束縛女性起舞的典型壓迫之一,鐵梅受困于單親媽媽的稱呼中,她想要發帖訴說自己對單親媽媽的真實感受,斬破世俗傳統對單親媽媽必須是任勞任怨無限付出兩鬓斑白垂垂老矣的刻闆印象,打破舊時代的規範,卻受到舊時代的強烈圍攻。
11.對不起
“獨立女性”本身即是束縛女性起舞的典型壓迫之二,追随者與被追随者的雙重套嵌。
小葉在追随模仿獨立女性典範的過程中,為顯得自己很獨立而撒謊,被發現後,向鐵梅道歉。
鐵梅(獨立女性)在“獨立”破碎瓦解後,與小葉(追随者)在天台,鐵梅對小葉說“總要有人對你說一聲對不起”
小葉的道歉:沒有做好一個獨立女性。
鐵梅的道歉:你已經很好了,沒有做到也沒有關系。
12.生理期
女性與男性共同制造的壓迫,飯局上,小葉表示自己吃藥控制不讓生理期到來。小馬表示,在沒有談女朋友前一直以為生理期流的血是藍色的。生理期不被讨論的原因是男性覺得羞恥于是女性也覺得羞恥,當女性正視讨論,發現男性的無知。因為不讨論所以帶來的無知,無知加深刻闆印象,導緻更深的壓迫。
13.色情片
“女為悅己者容”的傳統典型化壓迫,所有的色情片都是為了滿足男性性幻想而制作出來的,根本沒有征詢過女性意見。從小看色情片長大的男性會以色情片的審美選擇配偶,進而反向淘汰不符合色情片審美的配偶,而緻使女性為獲得配偶而趨附色情片的審美。女性盛裝打扮隻為滿足男性的視覺享受?
女不該為悅己者容,女容為悅己。
ps.男性從來不會有為誰容的困惑,男性打扮自己為了提高在同性中的競争地位。
14.不要玩她們的遊戲了
掙脫鉸鍊,做自己,成為自己的勵志宣言。她們的遊戲,既指傳統文化中的三從四德,也指新文化中的獨立女性。包含以上提到的所有壓迫與被壓迫。不要玩她們的遊戲了,既是小葉勸鐵梅打破獨立女性騙局“你不能再好了”,每個人都可以脆弱,也是小葉自己打破随波逐流做回自己的宣言。
15.“我能發現好東西”
小葉與胡醫生第一次回家:
小葉說“我能看見别人看不清的東西”
胡醫生問“什麼東西”
小葉答“好東西”
巧妙的設計,這裡既是小葉喝醉後對胡醫生的深情告白:“你就是我的好東西”的寫實,并用“好東西”為線索鋪墊了後續小葉的人物成長:最開始的好東西是—他人的肯定即外部給的愛—成長為自己的肯定即自己給自己的愛。
另,導演在影片開始就設計這一情節,或許也是在告訴觀衆,“小葉”這個形象,就是屏幕前的你們每一個人,來吧,用你們的眼睛來找找,什麼是“好東西”。
第四堵牆至此打破。
16.登台表演
小孩苦練架子鼓多年,在第一次登台前害怕了,小孩害怕像鐵梅一樣被攻擊,被批評,想着隻要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沒有人能批評。
這裡既是小孩登台前退縮的寫實,也是“新規則”或者說“新思考”“新觀點”“新力量”登台前的退縮比喻。
沒有人能給我們足夠安全的環境和保護,既然選擇戰鬥,這是必将受到的審視,“隻要你想發聲,就再無安全可談,但你要記住,不發聲更不安全”
17.做個小孩
這裡既是電影最後,小孩登台表演的歌曲《做個小孩》的寫實
也是導演對屏幕前觀衆們“做個小孩”的深情呼喚。
小孩打破心中的恐懼,接過鼓槌,敲響第一個音符,至此全劇被推向最最高潮。
小孩的人物成長:在台下鼓掌—我不再幻想—到找到自己喜歡的架子鼓—拒絕在台下鼓掌—第一次登台—人生有很多種可能。
對應的:被傳統觀念綁架—失去信心—在小葉和鐵梅的幫助下重拾信心—對傳統觀念說不—茁長成長—前途一片光明。
撥雲見導演,非常清晰的、勵志的、人物成長曲線,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好東西
導演給每一名觀衆留下的互動空間,影片中多次提及“東西”:好東西、髒東西、鬼東西、算什麼東西、在廁所吃東西。你口中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
19.這個世界會好
褪去小孩登台的喜劇收尾,以鐵梅為象征的獨立女性的崩壞,是導演的悲觀底色,但并不是一次投降,而是一次凝視痛苦,和凝視過後的音樂響起。這是導演的勇氣,是雞湯過後的真正溫柔。
20.賈樟柯和馬可·穆勒
“他們可不是明星”是小孩情窦初開的調侃,也是導演的深情告白,其中滋味,于心有戚戚焉,
21.平遙
國際大都市,和法國一樣。真挺不錯的。今年依舊沒喊我去,可惜。
22.藝輝實驗小學
藝輝與導演同名,若是緣分,實在奇妙。
23.無條件投降
面對不正直、不勇敢、沒有閱讀量的朋友,我的态度和樂隊一樣:無條件投降
24.女子東西
“好”拆開來看,即為“女子”,女子好,好女子。好東西是女子,女子是好東西。與最後鐵梅與小葉的對話呼應。
鐵梅:我以為我什麼都能做好(女子)我其實什麼都沒做好(女子)
小葉:你可别再好(女子)了。
25.金句
“我簡直不是人,我算什麼東西啊”—胡醫生
“這是結構性問題”“吃中藥也治不好了,這是絕症”—前夫哥
“如果能讓你開心,那就是好東西”—小葉
“氣氛不會被禮貌破壞,隻會被不禮貌破壞”—鐵梅
“拒絕綁架,相對自由”—小馬
“我正直善良有閱讀量我可憐什麼?”—小孩
“正是因為我們足夠樂觀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劇”—鐵梅
“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它由這些人創造,并且決定,隻有這個國家擁有那些追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捍衛自己憲法權利的人,能夠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隻有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為祖國驕傲”—柴
“誰說浪漫永遠是浪漫的,不要戳破我的外衣,沒特别根本就是俗氣,我沒有天賦 卻也想愛你。”
”三星平衡術,很好的片,但遠不及九分以上。讓我想起《倫敦生活》,更像是一場歡樂的脫口秀。導演調侃了關于女性主義的一切,包括女性主義本身。唯獨沒有調侃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即牙醫在女孩吃安眠藥後也會出現,前夫哥和小馬也會在車裡相互安慰,欺負小孩的男生也會說我給你買零食。要勇敢,尊重每個人,包括自己。至此,24.12.18”
是第一次看完影片後我的留言
時隔一年,讀了兩頁書後,恬不知恥的重新回到影片,收獲了導演更多的溫柔和真誠。
整部影片沒有做作的雷點,小到每一個小朋友演員,每個角色都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影片表達上,沒有偉大光榮正能量的歌頌,沒有刻意賣慘的收割情感,尖銳的溫柔一刀,捅向每個觀影人的心髒,最後卻流淌成沒有人覺得鐵梅很慘,沒有人覺得小葉很慘,我們和小孩一樣,擁有光明的未來。
我隻能說,這頓餃子,包的精美絕倫,吃的心甘情願,包的酣暢淋漓,吃的淚流滿面。
抛開本文提到的“壓迫與被壓迫”角度欣賞,還可以從導演鏡頭下的“女性在社會中與他人關系”的角度展開欣賞,譬如“鐵梅與茉莉”的母女關系,“鐵梅與小葉”的偶像與粉絲關系,“鐵梅與後輩”的同事關系,“小葉與茉莉”的閨蜜關系……你會發現導演在處理這些關系的時候,并不趨向同質化,而是敏銳的捕捉到其中的不同,在這個不同中亦可窺探生活的複雜性。
導演提供了讨論的角度,讓我們手有寸鐵。
影片中地鐵上,鐵梅打盹到一個陌生男人肩膀上,另一旁的陌生女孩子拉着鐵梅的衣袖,讓鐵梅依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不要我攻擊你,不要你攻擊我,要你困的時候可以依靠我,要你困的時候我可以依靠。
當我們每個人都是追求自由獨立的“小葉”時,鼓勵我們的導演就是那支“鐵梅”。
俏也不争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鐵梅,沒啥好說的,都在影片裡了,我先幹為敬。
一部含情脈脈的、未來可期的、批判現實主義的、新時代女性的呐喊與彷徨。
關于女性主義的盒子,我們有太多問題可以讨論。導演打開了她的盒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隻是這幾個鏡頭幾句話幾個意思,但背後卻可能是某一個真實的女性,真實的人的一生。并不是每一個“小葉”都能遇到“鐵梅”發現“茉莉”。而她們的遭遇,她們的故事,凝聚成了此刻的力量。
總有第一千零一個哈姆雷特
很多我們看到的壓迫,其實在我們看到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很久,慣性驅使着它滾滾向前,我們拼盡渾身力氣,能做到不被碾壓的粉碎已經很不容易。
而在更豐富的視野下,我們身為自由人,面對不公,面對壓迫,我們會猶豫,徘徊,我們凝視着傳統規訓,說着表面安全的話,做着表面安全的事,我們鼓掌,因為我們好像擅長鼓掌。
傳統規訓有它的糖衣炮彈,隻要你肯鼓掌,你總能嘗到它回報給你的甜頭。不正直,不勇敢,很劃算,很容易,很輕松。
“習慣了”和“算了都過去了”是阿Q跨越百年的愛與不離不棄。
即使這件事緊緊關系着我們自己的生存狀态
“願中國的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曝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你)便是唯一的光。”
願我們都能接過鼓槌,打出風采,打出精彩。
另一方面需要警醒的是,你以為你可以成為登台的茉莉,你登上了舞台,你要說什麼?你有什麼思想要和大家分享?你總在争自由,真正給你自由的時候,然後呢,悲傷逆流成河?
你早已習慣在網絡上現實中輕飄飄軟綿綿發出任何一句不用負責的中傷,诋毀,欺騙……
此刻,你瘋狂想要找出我話語中的漏洞,然後給我帶上“打拳”“下頭”“油膩”的帽子。你不試圖體諒我為什麼會說這些話,和我說這些話背後的原因。你隻是要否定我,打倒我。
我是張家新,你是張家新二号。
台風過境,堅固華貴的房子被頃刻摧毀,不是因為房子與台風的接觸面積大,摩擦力大。
那些在一次又一次台風中生存下來的大樹,枝條參差不齊張牙舞爪的長了滿天,它們的接觸面積更大,卻沒有被摧毀。
大樹屹立不倒的原因是它的根須比房子更深,在夜晚,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獨自用力。
至此,沒讀過上野千鶴子一本,就沒讀過幾本書的我,也敢堂而皇之,冠冕堂皇,一本正經的站在這裡高談闊論大放厥詞,是前夫哥給足了我勇氣。
呼籲男性文藝工作者,就算被罵“爹味”“老登”“下頭”“油膩”,站起來,像個男人一樣,站起來,用我們普通又自信的光芒創作一種“女性主義下的男性表達”,也來呐喊和彷徨一下,這大地,才不算寂寞。
但估計寫出來可能和我寫的差不多,都清新不到哪去。這是我們的原罪,吃中藥也治不好。
最後
“我,
擁有些什麼,
能去做什麼,
我總是犯錯,
明天,
也許會寂寞,
也許會困惑,
我依然選擇,
做個小孩兒。”
請讓音樂響起
緻謝
感謝全天下的女孩子們,世界因你們而美好。
新時代女性的呐喊與彷徨——關于邵藝輝導演《好東西》的巧思分析與細節整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勸學》的意大利文藝複興版——關于電影《還有明天》的巧思分析與整理
1. 今天影片開始,是一張床,主角們夢醒,意味着“今天開始”,而今天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女主結結實實挨了男主一巴掌,但女主不以為怪,習以為常,背景音樂響起,歡快的今天就此拉開帷幕。2. 家庭卧床的猥瑣老頭——蠻橫的家暴男人——髒話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