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動漫《鬼滅之刃》中的角色,探讨男子投射其中的幻想。并對觀衆由“共情”到“參與”的心态轉變做胡言亂語
以下内容均含個人主觀臆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炭治郎
平凡人的不平凡:家境貧寒(深山老林賣炭翁)但血脈高貴(日之呼吸繼承人),有一個誓死也要守護的可愛女孩,雖然今天過的很艱辛,看了一眼可愛女孩,為了美好明天繼續拼命的努力。且努力得到了回報,從小角色成為大明星,戰勝無人能及的敵人。
現實生活中:所有默默無聞的小螞蟻,在朝九晚五的瑣碎生活中,炭治郎寄托了平凡人心中對不平凡的想象: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變強,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一切。讓平凡人得到“我也行”的精神慰藉。
滿足了男子心中的“平天下”,即“地球沒我不會轉”的幻想
2.善逸
窩囊男的不窩囊:平日裡不着六四、唯唯諾諾、窩窩囊囊、貪生怕死,但在大是大非的情況之下,覺醒最強形态,成為可以依靠的力量。且帶有喜歡女孩卻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設定,狠狠收割了一部分技術宅男的共情。
現實生活中:所有上班被領導收拾,回家被父母收拾,女朋友也沒有,遊戲也打不好,手機打開全是他人的幸福生活,鼠鼠一邊流淚一邊幻想自己就是善逸,鼠鼠不是真窩囊,善逸也會有被愛和幸福的一天,鼠鼠雖然隻會一個招式,但是鼠鼠也是英雄的精神慰藉。
滿足了男子心中的“莫欺少年窮”,即“雖然現在不行,未來要你好看”的幻想
3.伊之助
抽象男的不抽象:渾身腱子肉,八塊腹肌赤裸行走人間卻戴着一頂抽象的頭套。頭套外是手起刀落崇尚強者的心有猛虎,頭套下是絕美神顔的細嗅薔薇。不谙世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肌肉男。
現實生活中:所有在健身房不穿上衣,迷之角度欣賞自己健碩肌肉的男子的真實寫照,健碩的肌肉掩蓋不住頭腦簡單的真相,但哥們隻要肌肉發達,力量強大,總有人會為我着迷的迷之自信。
滿足了男子心中的“修身”,即“我是最強的,最完美的存在”的幻想
4.無慘
反叛男不反叛:風流儒雅,西裝革履,追求完美,信念感強,活着隻是為了完善自我,先天生理缺陷,活不過三十歲,卻秉承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奮鬥精神尋找到延長生命的良藥——變成鬼,不屈不撓的活了兩千多年,積極培養學生,隻為尋找更好的生活方式,全劇唯一真男主,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偏偏他最争氣,從億萬萬哭泣聲中走來,誓要最完美的永恒。
現實生活中:所有壯志未酬的,不被世俗理解的男子的真實寫照,被所有人攻擊,诋毀,最終化身最強boss狠狠抽打所有人的臉。
滿足了男子心中“不被看好卻一路逆襲咔咔打臉”的幻想
5.主公
病嬌男不病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深謀遠慮,卻英年早逝。
現實生活中:“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高瞻遠矚的霸道總裁。
滿足了男子心中的“治天下”,即排兵布陣,統籌全局,掌控天下的幻想
關于《鬼滅之刃》中的角色設定可以用“扁平化”來概括,也可以用“純粹”來解釋。
正義與邪惡的絕對鮮明,使好人更好,壞人更壞。而作者設計的壞人隻是被大壞人控制,以突出壞人的好人性,所有的罪惡源自大壞人,進一步加強了大壞人的邪惡程度。于是消滅這個最邪惡的角色,就能救贖所有人,成為驅動全劇的主線任務。
當我們清晰的意識到主角團的主線任務後,所有的情節設定都隻是簡單的“打怪升級”獲取高級武器,點亮高級技能,然後去“打更高級怪和升級”。整部劇擁有極強的“遊戲帶入感”,上面提及的五個角色從各個角度滿足着玩家的需求。
包括劇集中對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典型的NPC,靠近自動觸發對話系統。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評判一款好的遊戲的标準是:打鬥場面夠不夠爽、特效夠不夠炸裂。如果我問“這特效能反映角色什麼心情”就是我太不解風情了。
類似于微信小程序廣告彈窗裡的小遊戲。遊戲本身不附加意義價值,遊戲本身隻是消耗時間的一種手段。
宮崎駿式抒情故事動漫退出曆史舞台是可預見的事情。影視劇與觀衆的鍊接方式從被“啟發”到不屑被“啟發”,其背後是“共情能力”的隐退和“互動感”“參與感”的興起。
“鬼滅之刃”和“人人自媒體”“彈幕”本質上都是“每人成名五分鐘”的延展。
抛開這些來談,也沒什麼好談的了。
最後,國漫的發展完全可以借鑒《鬼滅之刃》的套路,降低過分依賴的神話故事傳說,無論是“封神演義”還是“聊齋志異”,故事不重要,讓觀衆們參與進來才是關鍵。
在華夏曆史中找到類似《鬼滅之刃》中“武士道”一樣的屬于我們華人的精神,先來一部《紅眼關公》打開國際市場,然後甩出《孔子之刃》收割國際票房。
深深感到電影已經完全脫離藝術的範疇,進入資本消費的時代。還在對着電影聊藝術的那些人,實在可笑可悲可歎可憐。
但沉溺過去是對此刻的背叛。
固有的,古有的,我們此刻緬懷的或許隻是固步自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擁抱此刻,理解此刻,從此刻出發,探讨出更多的表達形式。
至此。
當代男子自我安慰圖鑒——觀《鬼滅之刃》後雜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普信男觀舒淇導演《女孩》後亂感———“殺進“父權”的皇宮”關于舒淇導演《女孩》的巧思整理與分析 (25年最佳華語女性題材院線觀影,本文涉及嚴重劇透,煩請觀影後理性讨論。)女孩 (2025)暫無評分2025 / 中國台灣 中國大陸 / 劇情 / 舒淇 / 邱澤 湯毓绮1.母親當母親還是女孩的時候:女孩想讀書卻被種田的父親說“回家 ...
新時代女性的呐喊與彷徨——關于邵藝輝導演《好東西》的巧思分析與細節整理
1.鐵梅獨立女性典範,追随者口中的爽飒大女主形象。怒呵退路邊撒尿男,尾随猥瑣尾随男,家庭工作兩手抓,提攜後輩女性,不谄媚男性,明白男性不是生活的全部,把男性當作工具人且付諸行動。2.小葉獨立女性典範追随者,爽飒大女主的模仿者,内心缺 ...
《勸學》的意大利文藝複興版——關于電影《還有明天》的巧思分析與整理
1. 今天影片開始,是一張床,主角們夢醒,意味着“今天開始”,而今天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女主結結實實挨了男主一巴掌,但女主不以為怪,習以為常,背景音樂響起,歡快的今天就此拉開帷幕。2. 家庭卧床的猥瑣老頭——蠻橫的家暴男人——髒話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