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個人的童年都可能曾經站立在一片瓦礫上過,瓦礫既象征着舊家園的坍圮,也象征着新世界的現代化,而三峽工程無疑是面向未來千年的世紀工程,在此尺度之下,幾百年的個體生命似乎微不足道了。
從未被符号化的搶生意的擔客,到頑強的客棧,到一線主持澄清和抽簽的鎮長,到百年毀于一旦的教堂,無論是人還是物,在水位線以下,在規定時間内,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得毀滅而淹沒。淹沒不是一場現實,而是一個未來。就像是片名英譯“before the flood”,當國家為了一個世紀工程蒸蒸日上,有人卻在為未來的着落苦惱,利民的工程卻在當代造成了對未來的淹沒,可歎而又可恨。
李一凡和賈樟柯一樣,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們搶在這座城市被淹沒之前多記錄這裡的風土人情。如果不是記錄的力量,誰能想到李家溝大橋在未開發前有多少故事,居然會有一個相貌堂堂的客棧老闆想要在橋洞下找個地開店。李家溝附近的變遷正是江城奉節經曆了巨變的縮影,如今的旅遊勝地,不能因金錢的暴增而讓過去的不公淹沒。
整片基調樸素,人物主線基本圍繞向海漁的尋補展開,因此能夠讓我們在鏡頭前看到不同的人的生活與感受。有趣的是,向海漁居然本色出演了賈樟柯《三峽好人》的何老闆,而賈樟柯也在片尾鳴謝了導演李一凡,并把向老放在演職員的前列。可見,這部啟發了賈科長的紀錄片是多麼得具有叙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