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小行星城》在豆瓣上一緻差評我還是決定去觀看一下,因為我确實很喜歡《法蘭西特派》。不少評論認為自《法蘭西特派》開始韋斯安德森就開始陷入形式主義的桎梏,但我恰恰被這部作品其中關于報紙這種文學載體的影視化呈現與對于藝術形式的多角度思考所吸引,不論是其中頗有巧思的文本設計還是平面道具設計以及舞台調度的規劃,給我的整體觀感像是踱步于一位藝術家的個展。一部本應以叙事為導向的電影變格為以參觀體驗為導向的展覽,這種藝術形式的切換在不同觀衆的眼中确實會存在分化,有人會贊歎與藝術上的形式美,也會有人批評其中刻意的形式主義。

但是我上述關于《法蘭西特派》的觀點,在這一部作品中卻并不那麼适用。因為雖然說《法蘭西特派》已經在藝術形式上比較刻意為之,但是它的場景主體與它的叙事傳達是一緻的。相反地,《小行星城》給觀衆的第一印象就是獨特濾鏡下的高飽和天空與沙漠。但是在我眼中這個沙漠過于“精緻”了,精緻到觀衆難以感受到它固有的炎熱屬性與沙漠應有的曠野感,僅憑影片中的台詞“It's so hot” 和鮮有的幾聲蚊子嗡嗡聲顯然不夠。我一度很喜歡導演的拍攝美學,但是他此前的作品場景主要是室内或者自然光不強烈的建築周邊,因此這一部非常精緻的沙漠甚至有些弱化場景原有的效果,參考荒漠處理的代表作《黃金三镖客》對比尤為強烈。

我也看到相關文章表示布景上的不真實感正是導演暗示戲裡戲外的差異,導演本人說,「我們有一個劇本,要演一個虛假的故事,一個在1950年代,虛構的沙漠城鎮的故事」。但是以我粗淺的認知,這種處理手法讓我對于劇中人物有疏離感,對舞台和真實世界的切換有隔離感,也許對于這個主題我還是更習慣《雨中曲》這種主流叙事風格。“電影中的舞台布景是為了表現舞台的虛拟感”,也許導演是站在更高的藝術高度進行探讨,但顯然這種邏輯自洽的理論觀衆是很難買賬的。

此外,劇中大部分人物的相關展開都是非常寡淡的。這也許可以理解為這是導演通過去主題化展現每個個體的平淡生活以傳達存在主義思想,但多數人物在影片中的“存在”實在太平淡且重複了,缺少了人物群像應有的個體亮點。并且,如果說是高屋建瓴式的人物群像,那麼為什麼又在不少角色間穿插情愫交疊,讓人物的展開缺乏新意?

總的來說《小行星城》的主題太過于晦澀,通過著名演員的堆積讓它看起來像是成熟且專業的商業片,卻又在讨論比多數文藝片與紀錄片更加缥缈的議題。我依然認為是值得因為其藝術風格和較為诙諧的台詞與故事發展去電影院體驗的,但是整部電影的感受就像一顆精緻的水晶球,在精緻的布置外部有一層難以逾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