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簡單來看這部影片的話,講的就是一個小夥子在監獄裡花了19年挖通了隔壁的強,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成功逃出了監獄的故事。
但是這個影片雖然是越獄題材,但是影片情節并沒有大篇幅地講主人公是如何利用聰明才智逃脫監獄的。這一點不同于其他的越獄題材。
即便如此,《肖申克的救贖》成為是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越獄片。
影片内容如影片名字一樣——“救贖”。這是講主人公安迪,一個本該有着輝煌事業,幸福家庭的大銀行家。因為妻子出軌情婦後被殺,安迪被懷疑是殺人兇手,陰差陽錯地被判入獄。
在監獄裡生活了19年後,最終通過一個新來的獄友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奈何典獄長并不幫他洗刷冤屈。而是殘忍殘忍殺害獄友,想讓安迪永遠受困于自己的身邊,幫他洗黑錢。最終安迪決定逃出監獄,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并且讓典獄長為自己的惡行自食其果。
安迪為了越獄足足做了19年的準備。他在監獄裡始終沒有忘記心中所向往的自由。而監獄裡的其他人則很明顯,他們的心靈早已經被束縛在這高牆之中。因為他們早已經被監獄體制化了。
體制化
“監獄是一個怪地方,起先您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
老布是監獄裡的圖書管理員。有一天他的假釋被通過了,但是他想到不是開心,而是難過。他想通過傷害獄友,希望自己能夠繼續留在肖申克監獄裡。
他已經在監獄裡呆了50年了,幾乎是大半輩子是在監獄裡度過的。現在假釋通過了,要他一個老人重返社會去生活,對他來說的是陌生和恐懼。
其他一些獄友對老布想要違反假釋的行為不太理解。
瑞德跟大家解釋道:老布已經被體制化了。一個在監獄裡生活的幾十年的人,重新回到社會,他的思想和意識早已與現代社會脫節了。
老布出了監獄後在超市裡當包裝員,下了班他在公園裡喂鳥,但是卻沒有看到曾經養大的小鳥“小傑”。緊接着孤零零一個人回了家。要是他在監獄裡,還能夠和獄友說說話,平時做一些圖書派送的工作。但是現在在他脫離了高牆的束縛,内心越發感到的是空虛和寂寞。最後老布自盡了。
老布正是因為思想長期被體制化了,才會是這樣的結果。要是在監獄裡,他還有一點作用,但是回到社會,老布什麼都不會。他成為了一個井底之蛙。一個人若是長期生活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他就會慢慢地被環境所同化。
然而在監獄裡,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能夠避免被體制化。
安迪卻是一個例外。
安迪從來監獄的第一天就走在操場上,在瑞德的眼中看來,安迪不像是一個罪犯,就好像是無罪的人在自家院子裡散步一樣。
希望是一個好東西。
安迪的越獄更像是人們在逆境中尋找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理财知識幫助警長解決避稅問題,讓他請獄友們喝啤酒,為的是想重溫自由。
他堅持一周寫一封信,連續寫了6年,最終向州政府尋求資金為監獄擴建圖書館,他幫獄友提高學曆,為他們建立了精神的源泉。他不惜冒着關小黑屋的風險,在典獄長辦公室裡放起了音樂,隻是想讓喚醒獄友們内心對自由的渴望。隻是為了讓更多美好的東西,穿過高牆。
他像一個始終不被社會的惡俗風氣所污染的小孩,内心永遠懷着對自由的渴望,永遠心懷對未來的希望。
當安迪聲情并茂地向瑞德描繪他未來最想去的地方,瑞德卻覺得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此時可以看出瑞德也已經快被體制化了。
安迪鼓勵瑞德,希望是一個好東西,我們應該懷有希望。這一點可以從安迪送給瑞德的口琴可以看出,以及安迪越獄後給瑞德寄來的明信片,其實也暗含把對自由生活的希望傳遞給瑞德。
總之,影片雖然是越獄題材,但是更加形象生動的,講到了“體制化”和“希望”這來兩個話題。内容更加的深刻,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