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看到後面幾乎是淚流滿面。

不僅僅是因為馬哈維亞對女兒的親情,還有對女兒吉塔一路走來成為了摔跤比賽的世界冠軍的經曆與傳奇,完成了父親的夢想,成為了家人的驕傲乃至其他女性突破束縛的代表。

影片中前半部分充滿了幽默、喜劇的意味,而後面的情感部分更加的真摯、動人。

...

《摔跤吧爸爸》
01

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曾經作為摔跤手的全國冠軍馬哈維亞,因為生計而被迫放棄摔跤手生涯,但是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為國家赢得一個世界冠軍。

因此他隻能是把這個夢想寄托于他的兒子,可他的妻子連續生了4胎都是女兒,沒有兒子。這徹底讓他感到失望,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很愛家庭和孩子。直到有一天,撲滅的夢想火焰又瞬間點燃了。


一次,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與鄰居家的兒子産生了矛盾,不料鄰居兩個高大的兒子卻被兩個女兒修理了一頓,馬哈維亞發現兩個女兒簡直就是天生的摔跤手,于是打算讓女兒練習摔跤,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個想法當時就受到了妻子的反對,因為在印度,從來沒有女孩子練摔跤的。

而且,在當時女性的地位比男性低,女孩們被生養到16、17歲就要被父母安排嫁人,然後一輩子與鍋碗瓢盆為伍,以此過一生了。

可馬哈維亞對為國争光的夢想太固執了,于是他開始訓練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

她們每天五點鐘起來跑步訓練,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沒有訓練場地,他就直接在稻田裡搭建一個,女兒們體質瘦弱,就買雞肉給他們補充營養。

女兒忍受不了訓練的痛苦,他就直接把她們的頭發剪掉。而這件事情也被整個村子裡的人知道了,遭受到了他們的冷嘲熱諷。

...

女兒

好在吉塔和巴比塔沒有讓馬哈維亞失望,吉塔在一次次的摔跤比賽中勇奪佳冠,從羅塔克、希薩爾,一步步到帕蒂亞拉成為世界冠軍。


02

有人說吉塔的成長經曆不算是勵志,因為吉塔和巴比塔成為摔跤手是受到了父親的逼迫,吉塔成為世界冠軍,這些都不過是在替父親實現當初的夢想。

這的确是事實,但是要知道,如果吉塔和巴比塔沒有成為摔跤手,那她們的人生又将會怎麼樣呢?

吉塔和巴比塔在剛開始被父親逼迫訓練的時候,姐妹倆對訓練每天叫苦不叠,甚至還把父親的鬧鐘調晚一點,假裝訓練來逃避訓練的辛苦。

直到有一天,姐妹兩個瞞着父親去參加好朋友的婚禮,不料被父親知道後大發雷霆。

而吉塔和新娘抱怨訓練很辛苦,覺得父親對自己太殘忍了,但是新娘卻說:“我倒是希望有這樣的一個父親,因為女孩子從小就要做家務活,長大後被父母安排婚姻,嫁給一個陌生男人就這樣一輩子幹家務活了。”這對她來說更痛苦。

反而是好朋友很羨慕吉塔有這樣一個替她考慮的父親。

...

訓練

吉塔一路走來,從小山村走向世界的大舞台,成為了一個為國家争光的女子摔跤手,獲得了世界冠軍。

她的成功讓更多的印度女性覺醒了自我選擇主動權的意識,鼓勵了更多的女性也想像吉塔那樣成為摔跤手。讓大家知道,女性也可以有能力成為摔跤手,也可以做男人會做的事情。

這一切都離不開吉塔父親的努力,雖然說她成為摔跤手,身上被寄予了父親的夢想,但好在,在這個成長的道路上,她漸漸明白了努力的意義。

好朋友婚禮上的對話,讓吉塔醒悟,自己不應該間斷訓練;

教練的錯誤指導,讓她知道,父親對他的教導一直都是正确的。

她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後面的主動,堅持向着父親給她設定好的目标前進,也逐漸找到了她自己的目标。

03

馬哈維亞就是吉塔和巴比塔摔跤手路上的明燈,也同樣是她們人生路上的導師,他對于理想的執着追求,不害怕他人的嘲諷,不畏懼任何困難,奮勇直前的精神,更是感染了女兒與身邊人。


還記得影片中,馬哈維亞當初對妻子說,要把女兒培養成為摔跤手時,妻子驚訝地問道:“村裡人會怎麼說?”

他淡淡地回答:“不用管他們怎麼說”。

接着妻子又問道:“要是她們受傷了怎麼辦?”

他又平靜地回答:“那就治好她們”。

是不是覺得一股強者之氣撲面而來?

...

對話

還有在英聯邦運動會冠亞軍決賽前,吉塔的對手是上一屆的冠軍,澳大利亞隊的安傑利娜選手。

吉塔問父親有什麼策略,馬哈維亞說:“明天的策略就是讓人們記住你,如果你拿的是銀牌,你遲早會被遺忘;

如果你赢了金牌,你就會成為榜樣,而榜樣永遠不會被人遺忘。”

吉塔面對實力強勁的選手,父親告訴她:狹路相逢勇者勝。最後,吉塔也做到了。


影片據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它打破了傳統的勵志電影,也讓我們看到了女性有更多可能性的一面,這部電影對于印度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它指出了印度當下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的現狀,更是鼓勵她們去選擇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它既有父愛的溫情,有對夢想的執着,也有對女性的鼓勵。

雖然不足之處在于,父親強行将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但是好在,結局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