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算不上惊艳,没有什么质的创新,但算完成度很高的上乘作品。
流水般的情节和观感,作为香港/传统喜剧还不错,但节奏略显拖沓、可以再紧凑些。戏剧模板式的剧本结构和相应的视听,到位但中规中矩,知道是高尔基戏剧为原本改编就不惊奇了。
主线两对矛盾:内部是搬和不搬的冲突、团结还是分裂;外在矛盾则是何政府的对抗。一波波柔和的爵士音乐上来,看似煽情实则是以同情的俯视拉开了距离,温情和团圆以升华的方式消融(掩盖)了一切矛盾和分歧。结尾纪录片式的影像是比较惊艳的一笔,如果换做我会直接拍成纪录片,既能省心力又能增强真实的影像价值,当然戏剧性和商业价值会减弱。(如果是剧情片最好要么拍成《顽主》这样百姓生活的鲜活喜剧,要么则像《大佛plus》那样着重反思和讽刺力道。)
核心的问题在于,虽然是写实主义但温情和喜剧元素冲淡了现实批判力度,几次在二者之间游离,尤其最终定格在结尾的重逢,还是暧昧了些。当然这也和没有脱离戏剧框架、商业模式有关。此外,是否有消费底层人群和美化现实之嫌?总之,思想深度和风格上差强人意,尤其是相比《佛罗里达乐园》的深度和客观真实性。
贫民窟的笼舍,从监狱、集中营拍成了四合院;铁丝网不是分割的囚牢而变成了保护的围栏。没想到笼屋是这样的,虽然对阴暗面揭示的程度显然不够。写实主义基调下的底层市民群像,人物鲜活典型-甚至是百相面面俱到-但不够真实深刻,只是象征性地勾勒了丰富的众生图景。
演员方面,黄家驹表演很自然,但作为主角还是容易让人略微出戏。道长有点葛优味道。
ps.作为旁边的女人一惊一乍、大呼小叫、要么就大笑…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8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8.2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4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7.9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8
25.5.25小西天
银都回顾展最后一部(也是我看的唯一一部),黄家驹出演。
瑕不掩瑜的作品-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献祭评分:A-8.3背景-主题-叙事作为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以战后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评分:A-8.3背景、主题与叙事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切口-甚至是一个孩子的遭遇-折 ...
评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B+7.6简评: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受到巴赞的直接推荐。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来没有显著缺憾,却难以看到真正的创新。历史价值不亚于艺术价值。虽然有明显的剧情和制作,未摆脱情节剧的刻板程式;但需要承认在其略显机械的结构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