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算不上驚豔,沒有什麼質的創新,但算完成度很高的上乘作品。
流水般的情節和觀感,作為香港/傳統喜劇還不錯,但節奏略顯拖沓、可以再緊湊些。戲劇模闆式的劇本結構和相應的視聽,到位但中規中矩,知道是高爾基戲劇為原本改編就不驚奇了。
主線兩對矛盾:内部是搬和不搬的沖突、團結還是分裂;外在矛盾則是何政府的對抗。一波波柔和的爵士音樂上來,看似煽情實則是以同情的俯視拉開了距離,溫情和團圓以升華的方式消融(掩蓋)了一切矛盾和分歧。結尾紀錄片式的影像是比較驚豔的一筆,如果換做我會直接拍成紀錄片,既能省心力又能增強真實的影像價值,當然戲劇性和商業價值會減弱。(如果是劇情片最好要麼拍成《頑主》這樣百姓生活的鮮活喜劇,要麼則像《大佛plus》那樣着重反思和諷刺力道。)
核心的問題在于,雖然是寫實主義但溫情和喜劇元素沖淡了現實批判力度,幾次在二者之間遊離,尤其最終定格在結尾的重逢,還是暧昧了些。當然這也和沒有脫離戲劇框架、商業模式有關。此外,是否有消費底層人群和美化現實之嫌?總之,思想深度和風格上差強人意,尤其是相比《佛羅裡達樂園》的深度和客觀真實性。
貧民窟的籠舍,從監獄、集中營拍成了四合院;鐵絲網不是分割的囚牢而變成了保護的圍欄。沒想到籠屋是這樣的,雖然對陰暗面揭示的程度顯然不夠。寫實主義基調下的底層市民群像,人物鮮活典型-甚至是百相面面俱到-但不夠真實深刻,隻是象征性地勾勒了豐富的衆生圖景。
演員方面,黃家駒表演很自然,但作為主角還是容易讓人略微出戲。道長有點葛優味道。
ps.作為旁邊的女人一驚一乍、大呼小叫、要麼就大笑…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8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8.2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4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7.9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8
25.5.25小西天
銀都回顧展最後一部(也是我看的唯一一部),黃家駒出演。
瑕不掩瑜的作品-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