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一個很熱的天兒,晚上也熱得不行,看完這個紀錄片,身上倒是不熱了,心裡蠻熱。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也說不好什麼心情。感動肯定有,心酸也必然有,因為給任何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在變形寬銀幕上看七個胳膊的殘疾人,裸露出殘肢和必然引起視覺不适的生活鏡頭(用頭,腳穿衣服刷牙做飯刻章),都會感到巨大的心酸和震撼,隻覺得一個詞兒:太他媽不容易了。光是擱着屏幕看,就讓人感受到無聲的劇烈的心靈沖擊,更何況這些苦難要伴随着他們一輩子。花了80分鐘,我們看到了他們的難,他們得花80年,去重複這種艱難。不由自主地給你一個遐想:怎麼撐到現在的?活得還挺好,有尊嚴有價值,有些還心态那麼好,那麼自信,那樣讓人肅然起敬。這大概是這部《無臂七子》傳達給我們的價值體驗,也就是紀錄片中反複提到的,雖然身體是殘疾的,但心是健全的,精神是豐滿的,超越的,高尚的,有追求的。這種追求超越了絕大部分健全人對生活的态度,也就拔擢為具有表率和超人意志的模範,成為勵志的楷模和典型。這也是他們紀錄片中的七子包括電影傳遞出來的其中傾向性較強的正能量。但金導又竭力避免了政府宣傳式的高大全、符号化的稱贊,盡可能去還原一個殘疾人原本的生活。盡管我們能從銀幕中看見一些紀錄片原則之外的擺拍和設計,看見那種喉舌式的演講和僞裝,也能夠通過一些幽微的視聽技巧感受到這些模範試圖通過回避或失聲的狀态躲避鏡頭對他們挫敗生活的窺視而擊碎他們敏感,脆弱,遠超普通人的敏感和自尊心。但瑕不掩瑜,導演依然通過大量的細節去還原了這些政府宣傳片,殘聯專題片中的super man在真正生活中的窘迫,遭受到的社會和普通人的有意無形的歧視,婚姻的挫敗,經濟的窘迫,日常起居的艱難,也無比真實地展現了這些殘疾人慈悲而脆弱,偉大而卑微的靈魂。他們無比清醒地認識到外界對于自己精神的壓迫,而意識到這種壓力後,他們不同的應對狀态,最後,盡管都是微笑着堅強面對生活,但性格的不同還是讓我們感到了某種不約而同之外的真實。
回到開頭,當一張嘴叼着刻刀在不到五公分邊長的玉塊中一點點纂刻,汗水不斷濕透了無臂者的臉。這巨大而微弱的敲擊聲,喘息聲,那俯着頭咬牙的扭曲面孔,混着飛濺而起的石粒,那種堅韌的無聲的巨大力量,長久地掘緊着靈魂。這一刻的穿透力,足以讓人忽略這攝影棚的擺拍對紀錄片真實的傷害,足以讓人忘記那些許冷厲的音樂與紀錄片畫面的不協調,足以讓人忘記那些揮舞在寬銀幕中的殘缺肢體帶來的殘忍,忘記這些殘疾人殘疾的本身。那一刻,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超脫肉體的靈魂在進行一項偉大的藝術,看到的是貝多芬在漫漫黑夜中生命交響曲的呐喊,看到的是暴風雨中乘風破浪的勇氣,看到的無關乎生命,隻有璀璨和爛漫的信仰。

感謝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