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是我聽過最無厘頭的一句話。在沒有任何經曆之前,人是沒辦法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的,所以隻能在茫茫人海中尋覓,誰看起來更像自己。

那個喝着公司免費的難喝咖啡,被迫當工具人的大概是自己。

有個像屎一樣沖不掉的前任,和念念不忘的舊情,可能是自己。

談戀愛、訂婚,身不由己滑向了安穩生活的,是自己。

直到用上帝視角看了回自己的生活,才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原來是一坨狗屎,禁不起細看。

誰是我,我是誰?人們說的be real是哪種real?到底什麼才是真的?這些哲學問題可能會在下班地鐵上突然竄進腦海,但誰都給不出答案,還不如趁回家前先拿出手機點好外賣,并且一定會選月銷量最多的那家。

晚上吃着外賣打開最新的電子榨菜《黑鏡》,我們又一次看到了那個相似的自己。

說實話,當Joan點開播放鍵的那一刻,我的恐慌症也要跟着犯了。善于利用概念科技的《黑鏡》又一次把那個哲學問題無情甩在了觀衆臉前——

“你是誰?”

剛剛在地鐵上試圖繞過思考的我,有點惱羞成怒,坐立不安,羞愧難當,如坐針氈。顯然黑鏡也并不指望觀衆給出什麼反應,隻是一味持續推進着Joan大亂套的生活,放任套娃式的幻像一層層包裹真實生活。

對于又一次企圖繞過那個問題的人來說,這是并不高明甚至有點蹩腳俗套的一集罷了。但對于那些無法逃避内心卻囿于生活的人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自我的窮追不舍。

“請問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嗎”

成為主角,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種奢望。在辦公室你不是,去聽演唱會你更不是,我們總是活在别人的人生裡,那些你以為是主角的時刻,其實也并不是。

這麼說吧,未成年之前“我是主角”是我們對人生最大的誤解,成年之後的現實生活把這種幻覺一拳擊碎,那個“自己”早就碎成一地了。

但好消息是,就算是想明白了自己是誰,也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真實問題。開咖啡店并不能躺平,再和善的咨詢師也無法讀懂你的情緒,現實生活還是時刻讓人想fuck up。在結局處理上一向悲觀的《黑鏡》這次為何如此樂觀?

我想大概是因為Joan曾舉起了摧毀自己的斧頭,但大多數人并沒有那種勇氣。而沒有也很正常,别洩氣,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