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是一個展現girlspower的綜藝,所以起初我對這個節目的名字很困惑。

海妖塞壬Siren在希臘神話中,是具有迷人聲音的類人生物。她居住在一個叫做Sirenum Scopuli的海島上,用歌聲引誘過往的水手傾聽失神,導緻航船觸礁沉沒,船員則成為塞壬的腹中餐。

島嶼+女性神話角色的組合看似與節目設定很貼合,但事實上,海妖塞壬恰恰是最早的關于“厭女文化”的神話角色之一,與節目宣揚的女性力量背道而馳。

在整個中世紀的宗教文化中,女性經常被當做危險誘惑的象征:偷吃蘋果導緻人類堕落的夏娃、用歌聲誘惑人類水手的海妖塞壬Siren、為報複丈夫而殺死親子的美狄亞、象征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潘多拉的盒子”……都在這個厭女文化的行列,這些故事皆在傳達一個概念——

“女性的邪惡是人類不幸之源。”

...
“把命拿來把你”

後來看了幾集,也一邊在想這個問題,我自己找到了幾個解釋的角度。

一是起名《海妖的呼喚》,為女性相關名詞及女性本身擺脫了污名化。

以前人們習慣将令人害怕的“未知事物”甩鍋給女性,于是有了“女巫”、“女妖”;後來越多越多帶女字旁的詞彙被強加了負面含義。

用海妖重新命名女性,在這裡更像是一種奪詞行動,将原本屬于女性卻被污名化的詞語重新賦予正面含義,比如拒絕女神節,重新将婦女節的口号喊起來一樣,即是将一直以來被打壓輕視的女性價值打撈出來。

二是強調了女性的主體性。這一次海妖的歌聲呼喚的是同性,這是一場女性之間的戰鬥,将這個神話故事徹底從男性叙事中擺脫出來。

這裡很容易聯想到國内某些所謂女性成長綜藝,一邊講述大女主故事一邊邀請男性擔任導師,處處透露着“女性價值由男性決定”的潛台詞。

而在《海妖的呼喚》裡,消防員、警察是女性,連全程發布任務的聲音都是女性。你看不到現代傳統價值觀對男女角色分工的痕迹,看到的隻是純粹的女性力量展現。

整個綜藝裡最動人的地方在于,節目并不緻力于将女性塑造成“完美的女強人”。她們有的善于謀略,有的勝在力量,有的感情濃烈,不同的女性是不同的色彩,在結盟環節裡,既有令人動容的女性互助,也有出于自保的左右遊移。

沒有哪一種品質專門用來指代一種性别,女性天生擁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