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了2020年的波黑電影《阿伊達,你往何處去》。影片獲得了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提名。

波黑内戰裡,面對針對平民的種族屠殺,一位女性試圖通過聯合國雇員的身份,拯救自己的家人,但最後功敗垂成。

電影的情節緊湊,扣人心扉。女演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天然帶來一種緊張感。戰争的慌亂是真的慌亂。幾分鐘,人就沒了。

記得初中時,從校圖書館借到過顯克微支的《你往何處去》,講的是暴君尼祿迫害信徒的故事。小說寫的很遼闊。暴君死去,有情人終成眷屬,信仰得以彰顯。後來知道,顯克微支靠這部小說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今晚第一眼看到這部電影名字時,隐隐然覺得它與顯克微支的作品可能有所聯系。看完之後,有一種無力感。面對暴力和強權,誰都無法幸免。

今天是記者節。白天的時候,跟幾個做記者的朋友開玩笑,說他們自我閹割。此刻想來,誰會在乎真相呢?就算知道真相,又有什麼用呢?這些想法本來與電影沒有什麼關系,卻進一步加深了觀影後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