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經也算是一個二次元吧,一直在玩的遊戲是癢癢鼠這種和風遊戲。看之前一直有聽說過該片,所以還是抱着比較欣賞态度來看的。結果沒有想到自己會那麼無語。(寫了一部分一直拖延症,沒想到這幾天看了奧運又想起了要把這影評補上)

開頭男主已經把結局說完了,讓我覺得這應該是一部有點悲傷的溫馨向電影,我潛意識定了一個基調,卻完全沒想到看這部片的觀感卻是命運的摧殘比例少,主角的愚蠢緻使走向死亡比例多這樣一部電影。因為過于怒其不争使我難以做到感同身受的哀其不幸。男主的形象是愚蠢無知的,甚至在一些時候達到了壞的程度。若想要予人同情這樣一個形象過于差,使我無法共情。若是想要讓人批判男主角,該電影又處處營造一種男主角很凄慘的氛圍,仿佛要讓人同情他。這樣一種偏差産生一種割裂感,讓我心中憋着一股悶氣,難以抒發。

從有空軍來襲男主帶着妹妹逃跑我就有一種不适感,應該在路上逃命的時間男主在家裡翻找東西,對于戰争的了解約等于無。特别是拿爸爸照片時打開相框的操作讓我一頭問号,整個帶走省時省力還保護了相片,不想要相框的話防空洞、路上随便哪裡都可以扔出去,但是男主偏偏選擇在家拖時間。

男主得知媽媽死去的時候選擇了隐瞞妹妹我覺得非常正常(不是說正确)的選擇,但是在之後一直的相處中男主選擇了一騙到底,從沒有試着讓妹妹理解媽媽已經離開了這件事情,逃避是不利于妹妹成長的,男主的心智不夠成熟也是真的表現在方方面面。

男主有很多的機會擺在他面前,卻做了很多讓我不懂的操作。養尊處優的大少爺也會有一個普通人應有的良知,也該明白自己處于怎樣的環境,該做怎樣的事情。别問現在的小孩14歲在做什麼,首先情況是完全不同的,現今普通的孩子學習是第一要務,這是影響未來很大一因素,不能抛開時代因素去對比。其次現在懂事的孩子在14歲這個年紀幫家裡的忙幹活的也有很多,突遭變故照顧家裡的也有。而大筆揮霍不懂事的孩子我們在現實社會中一樣是批判态度,沒道理放在電影中我就應該原諒他,覺得他沒有做錯。
在寄人籬下的生活中,我認為寄住的阿姨不是很好的人也不是多壞的人,給的吃食不多但是保證了男主兄妹活下去。在去拿男主媽媽衣物去交換時就有提到她家之前就有拿自己的東西去換食物,換來的東西想必男主兄妹是吃了的,那男主兄妹在吃别人家東西時表現的是理所當然,卻又在吃媽媽衣物換來的米飯時表示這是媽媽東西換來的,不就顯得自私自利嗎?後續選擇自己做飯時才去把媽媽的錢取了出來,可以說完全暴露出其自私一面。另外一副要單獨分家的樣子卻連碗也不洗,真的表現出其素質水平。
男主年紀小卻也不是什麼事也做不了,阿姨家有個女兒,可以看出年紀不會太大卻也有在做事情,男主帶妹妹去海邊玩耍時可以看見海邊的人拿着瓶子在做着析鹽之類的事情,其中很多都是大人帶着小孩拿着瓶子在忙碌,而男主看到這裡仍然無憂無慮,隻想着帶妹妹去玩耍。而在後續也能看到大把的田地,男主從沒有選擇去勞作去幫忙。很多人都有提示男主去找點事做,但是男主全當耳旁風。

在我看來,男主的自私自利、無德無知基本是他與他妹妹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很難理解這部影片到底想要表達些什麼。

整部電影給了我一直很難受的感覺,看了一些影評說這部電影是反對戰争,我個人覺得如果反戰那就應該指出政府的過錯,挑起戰争才是最大問題,而這其中出現甚少,隻講敵軍侵襲,主角在其中甚至幻想自己上陣殺敵,民衆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對戰争的反對反思。而最後的結局也并不會讓我覺得該電影有在好好表達這一思想。當仔細思考電影中的戰争曆史背景故事,就能感覺到導演有在刻意忽視與模糊掉一些東西。當一個加害者在不直面自己的錯誤同時開始描述自己所受的苦難,這種表達隻會讓我感覺這部電影在博同情,并且我不認同這種博同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