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ch》的情節并不複雜。某個近未來,太陽耀斑的爆發毀滅了地球的臭氧層,氣溫上升至攝氏六七十度,緻命的伽馬射線殺死了全球大部分人口。主人公Finch僥幸躲過一劫,與一條小狗在末日的籠罩下相依為命。由于得了輻射病,他深感大限将至,于是通過人工智能制造了一台機器人Jeff,讓它在自己身後繼續照顧小狗。最後Finch因病去世,機器人與小狗卻最終抵達了安全區域,他們活了下來。本片的科幻設定并不新鮮,類似的末日設定甚至在30年前馮小甯那部《大氣層消失》裡已有展現;情節設計也非常簡單,二“人”一狗的公路片模式。但影片的主題卻是發人深省的,它探讨的是人類文明的本質問題。

何謂人類文明的本質?我認為基于兩點,一是生存,二是合作。保障不了生存,文明對人類毫無意義,但僅僅是為了生存,人類也沒必要發展文明,畢竟動物性的生存也是生存。合作是人類生存與動物性生存的重要區别,是人類文明真正意義上的根基。通過合作,人類擁有了超越動物種群的複雜社會組織,從而超越了獸性和本能而擁有了人性與理性。人性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道主義,理性發展的高級成果是科技進步,這也是判斷一個文明是先進還是落後的标準。

然而,雖然文明是為了保障生存,但生存也并非必然需要文明。世界末日,大難臨頭,當文明規則不再能保障你的生存的時候。是回歸獸性,通過弱肉強食來維系個體生存;還是保有人性,在艱難時勢下堅守文明的底線?大部分人恐怕會選擇前者,畢竟生存是第一要務,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文明不文明,還重要嗎?誠然如此,而Finch卻選擇了後者,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

人類發展出文明是為了生存,但生存本身并沒有意義,生存的意義恰恰源于死亡。正因為死亡才是無限的終局,人類才會思考有限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會在有生之年去創造和改變一些東西。回歸獸性,固然可以延續一段時間的生命,但最終也将迎來永恒的長眠,而為此抛棄人性,這個代價是否值得?Finch認為不太值得,他始終以一個文明人的标準行事。他冒着生命危險在槍口下拯救了小狗,這是人性的昂揚;他創造了人工智能Jeff,教會了它怎樣保護生命,這是理性的彰顯。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穿上了體面的白西裝,享受着難得和煦的陽光。人生脆弱而短暫,但始終要活得像個人,這是Finch的價值觀,也是文明人應有的尊嚴。

...

Finch死了。在他死後,機器人Jeff為他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葬禮,最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喂狗。一個有愛又有智慧的機器人,現在比人類更強大,也更有人性。毫不誇張地說,Jeff比那些獸化的人更有資格作為人類文明的繼承者,去建立一個更加文明而繁榮的國度。在不經意之間,Finch創造了一個AI版的諾亞,保留了人類文明的種子,完成了隻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相比那些信奉“我死之後,洪水滔天”的人,以及大談在世界末日該不該吃掉女主持的“生存主義者”,他雖死無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