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創作計劃# 對青年演員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時代賦予了他們被無限放大的機會,同時也奪走了觀衆對他們的容錯——稍有不慎便會被造梗流傳,怎麼破?王一博在《追風者》中給出了一個答案,在我來看,這正是青年演員的最優解!

在探讨王一博為何會被我稱作“青年演員的最優解”之前,需要先厘清一個問題——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青年演員:回顧近年大小屏,我們會訝異于一個演員的爆火竟是如此之容易,甚至隻需要一個被稱作“經典”的鏡頭和幾處鹹不淡的落淚就可以攀至行業頂端坐擁萬千資源,或許這些青年演員中真的有大能者,但據我觀察,隻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那種“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的演員,這些演員的表現上不封頂、下不見底,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穩定的輸出,高光全憑運氣和乍現的靈光,而low則是一種常态,我把他們的表演稱作“抖音式演技”。

顯然這些糟糕的青年演員必定不是觀衆需要的那一趴。我們需要的是有着穩定輸出的青年演員,這樣的演員應當具有——隐沒于人群不顯、對手戲份不争、鏡頭來了不躲、高光需要必爆的能力,這樣的青年演員與作品的關系是“雙保”的,我在《追風者》中的王一博身上看到了這樣的完美可能,下面進入正題,評王一博在《追風者》中的表現,看他是否擔得起“最優解”:

魏若來初始态是個小人物,但王一博可是一位大明星,觀衆的目光會自動對焦到他身上,要将自己隐沒于人群不容易(每位飾演小人物的明星演員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除了衣服破一點、頭發亂一點、屋子爛一點、吃的差一點之外,最重要的是收起渾身的光亮、隐去眼中的鋒芒,這就是所謂的“藏”。通過前四集來看,王一博藏住了,而且很穩定,讓魏若來這樣一個奔波于生計的寒門子弟與七寶街融為一色,那種生活不易的拮據、鄰裡友愛的溫暖以及央行招錄的起伏與馄饨的熱氣、小曲的悠揚協奏,一并達成人物的真實,這種真實體現在你看到襪子的破洞不會起疑、望見被窩裡的酣睡覺得自然、看到被錄用後的大醉心生同感,王一博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在讓魏若來穩定在“小”字之上,不出戲、零瑕疵,很難得,想想你曾看過的那些劇,那些明星演員飾演的小人物,他們真的藏住了麼。

如果說隐于人群讓角色顯得真實,那麼在對手戲中的不争則是一種表演的智慧。在已播的四集中,王一博與多人都有對手戲,不論是與周姨的、阿文的、沈近真的、沈圖南的還是康爺的,每一場他都站在自己應當站立的位置上,把戲份自然的遞到對方手中,不僅穩定的維持着自己建立起來的小人物形象,更讓對方在對手戲中立起人設甚至隐隐綻放光芒,比如與周姨的兩場對手戲,王一博運用了減法智慧,隻用少量的眼神和台詞進行搭戲,讓周姨在短時間内立起 貪财市井、嘴硬心軟的人物形象,這是一位具有表演智慧的演員應當做的,遺憾的是很多青年演員還未學會,他們總是用誇張的表情和止不住的淚水搶戲。

如果說隐于人群讓角色顯得真實,對手戲中的不争是一種表演智慧的話,那麼當鏡頭襲來需要演員極緻情緒的時候,成功接住、精準诠釋無疑是實力的體現。發揮穩定并不意味着演員的情緒是一條無波動的直線,而是說他要在每一個劇情需要的時刻都能穩定輸出,既然能抗住劇情低谷、也能在凡俗生活中保持水準、更能接住刹那的高爆。《追風者》中,魏若來在沈家宴會上“胡吃海喝”的那場戲就是刹那的高爆,王一博需要呈現出情緒上的極緻釋放,他等這一刻太久了、他太開心了,大口吃、放開喝,眼睛全都盯在酒和食物之上,他沒有擡頭看過其他人、更不在乎其他人的異樣眼神,今夜的沈家宴會仿佛就是為他舉辦的,要的就是這種極緻的狀态,如果他在這種情況下還顧及他人眼神的話未免太不真實,情緒的極緻感是要打折扣。

綜上,王一博在《追風者》中用隐沒于人群不顯、對手戲份不争、鏡頭來了不躲、高光需要必爆的穩定輸出,與作品達成“雙保”,這樣的青年演員不就是我們苦苦追尋的最優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