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小倩》能帶給我如此意外的感動。
聶小倩,應該算得上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女鬼”之一了。
用現在的話來說,聶小倩絕對屬于一個巨IP。光線動畫敢拿聶小倩來構建自己的動畫宇宙,我既佩服又期待。
對這類知名IP的動畫化,成功與否的評價,其實觀衆心裡都有兩杆秤:
第一杆,是視覺。動畫電影與真人電影相比的優勢是,更能表現想象中的奇幻場面,比實景拍攝更容易一些。但要把人們腦子裡的幻想完全拍出來也并不算太容易,而對《小倩》來說,更大的挑戰是還要超越此前的經典真人版。
和最有名的《倩女幽魂》的彩色黑白色調不同,動畫版《小倩》用了紅色為基調,一襲紅嫁衣亦是線索。
除了蘭若寺外,動畫也着重構建了“地府”世界,這是真人電影裡沒有展開的部分,也正好适合動畫電影來發揮。而更有意思的是動畫《小倩》這次還結合了二維畫面,在“封魂球”内使用二維畫面來做不同空間的區分,畫面精緻唯美,确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其實我還蠻喜歡二維的畫風的。
第二杆,是劇情。改編作品要既不能炒冷飯又不能改得面目全非,本身就是具有挑戰的。翻拍次數越多,後續版本的發揮難度越高,而且還得改到觀衆的心坎裡。
但我看完《小倩》後覺得,這一版的劇情做得很不錯,比畫面值得誇獎。
特别是在開篇啟幕時,就摘抄了蒲松齡《聊齋志異》原文中對聶小倩的介紹,這短短的字幕,莫名給我了一絲感動。
是緻敬,也意味着一脈相承的傳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聶小倩
衆所周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這源自《聊齋志異》的聶小倩的故事,流傳至今三百多年。
蒲松齡筆下的《聊齋志異》,用光怪陸離的妖鬼怪談,講述着癡男怨女的故事,用意卻更在針砭時弊與纾解郁志。
在衆多故事中,《嬰甯》、《聶小倩》和《畫皮》給幼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那時候并不懂得情愛與人性,更多的不過是覺得有趣、好玩、有意思,再加一點點驚悚。
聶小倩是美好的女鬼,漂亮聰慧卻也善良。隻不過紅顔薄命,十七八歲就殒命紅塵,死後卻被脅迫着害人,直到遇見了甯采臣。正氣書生感化了受壓迫的女鬼,還幫助女鬼脫離了魔爪。
其實在原著中,甯采臣很是正人君子,有病弱的妻子,遇見美豔女鬼也未受誘惑。所以聶小倩也是懷着報恩的心态,照顧甯采臣的老母和病妻,直到正妻過世後,才與甯采臣喜結連理。
蒲松齡筆下的這個故事,與愛情相關不多,更多的是“解放受壓迫的婦女(女鬼)”的過程、知恩圖報和守禮守節的人間正氣和最後給予名分的皆大歡喜的結局。
這就是中式童話故事,比起西式童話到“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戛然而止,更符合人間世情。
而到了1987年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加入了武俠和喜劇元素,也删去了甯采臣的老母和病妻。甯采臣是個有點“中二”的純粹書生,而聶小倩最終并未與甯采臣相守一生,而是去投胎了。報恩的意味削弱了,而更趨向于一個純愛故事。王祖賢的女鬼形象點題了“倩女幽魂”;而張國榮那嘭彈得能掐出水的腮幫子也很貼合憨傻書生的模樣。他二人之間的愛情也簡單純粹,并沒有過多的阻撓,連驅鬼道士燕赤霞也沒有人鬼殊途的偏見,出力幫這對情種達成圓滿。
正是這樣的“人鬼情未了”,比起蒲松齡的原版故事更為跌宕起伏、牽動人心,所以讓《倩女幽魂》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也影響了後續的各個改編版本,都以人鬼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了主線。
而到了2024年的《小倩》,劇情上又往原著上靠近了一點點,卻多了一分沖破世俗桎梏的虐戀與一分自我認知的成長。
這兩個“一分”,其實是一體兩面。
當我們在探讨愛情、在愛恨糾葛中掙紮時,往往會追溯到“個人課題”。諸如内心強大、内核穩定、不讨好的勇氣、焦慮與回避、獨立與承擔……如果愛情再深入到婚姻,那麼這個話題就會更為複雜。
《小倩》的故事,有了自己的述說,而故事的緣起卻在影片的結尾。當“人生路,美夢似路長……”《倩女幽魂》的粵語歌聲在片尾再次回響,那些難忘的感動、歡樂與愛意又一次浮現在腦海。新版小倩故事用兩世輪回的設定,與經典之作承前啟後,為這個故事多了幾分緻敬,更增添了幾分宿命感 。
人間不值得,除了你
事實上,在我看來,這一版的《小倩》是一段“麥琪的禮物”式的虐戀。
甯生與聶小倩,一直都是彼此的摯愛,在亂世中,從童年的相識、懵懂的相伴到為了生存的無奈分離,與約定的嫁娶,并沒有負心漢的劇情。
隻是,當聶小倩被公子爺看上後,甯死不嫁,成為紅衣女鬼後,甯生才中了狀元姗姗來遲。
陰差陽錯,殉情而亡,是古人的浪漫,而故事也從此正式開始。
甯生用自己的十日還陽來換聶小倩再活一次,卻沒想到用自己魂飛魄散的代價換來的卻是青衣判官為一己私欲吞噬聶小倩的玄陰之體的能量。
而聶小倩呢?
與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小倩》中的愛情觀更豐滿。不僅僅是勇敢地為愛執着,更有為愛成全的意味。
已經身為女鬼的聶小倩并無生前的記憶,卻因為愛上甯生而選擇了還陽。劇情細膩地展現了聶小倩的兩次推拉。
她兩次決定還陽。一次是看到了人間有意思;第二次是看過了人世的繁華與寂寥,卻發現“你才是我不讨厭人間的理由”。
她也放手了兩次。一次是為了不影響甯生的前途,第二次是為了讓甯生活下去。
愛情裡,人們都希望被人堅定的選擇,希望被人緊緊握住雙手。但往往,當遇到現實阻礙時,于個人的考量中,是堅定對抗,還是放手成全,有時候就是如此難以選擇,有時候又會因為各自的“為你好”而陰差陽錯。
而這一版裡的聶小倩,并不是戀愛腦。她要自由,但當愛情來臨時,她選擇坦然接受,而在和甯生的一路相伴中,她在不斷思考中對愛情有了自己的見解,幾次的心念轉動,亦都是她在不斷成長,直到最終,堅定了自己的本心。
其實《小倩》裡的兩段情,都挺能代入現實中的愛情的。
雙雙為人時,聶小倩與甯生不能喜結良緣是因為亂世之中難以生存,隻有甯生安身立命了方能給聶小倩一個安穩的生活。
聶小倩雖然得到好心人收留,但被貴公子看中後,就被養母挾恩以報,婚嫁自己做不得主。
亂世浮生,情不由己。它既代表了下層人物的悲喜,也是這段愛情的虐點之一。
雙雙為“鬼”時,聶小倩忘了前塵,甯生用十日陽壽也要換小倩“還陽”,隻希望心愛之人再活一次。小倩雖因此落入青衣判官的陷阱,但也得知了前世姻緣真相,了解了甯生對她自始至終不曾改變的深愛。愛之純粹,卻被加以利用,反轉虐心,令人悲憫。
即便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曆經了磨難與曲折後,也擁有着至真至純的愛情,催人淚下。
人世間比财富更寶貴的,那就是無價的愛。
結尾閻王也因此被二人感動,給了二人再續前緣的機會。正所謂,人間值得,隻因有你。
所謂天道 不過是心之所向
要看透世情,需要的不僅是慧眼,還有一顆堅定的心。這就是另一分自我認知的成長。
女鬼聶小倩無前塵挂礙,但一心想要自由。她不願像姥姥,困守蘭若寺,也不願凡事都要聽姥姥的命令。
但在這部裡,姥姥其實算是個正面角色。因為自己被渣男傷害,所以不想孤魂女鬼們再被男人所傷,更是一句說透了愛情的真相:相知相伴,開始總是容易的。
至于讓女鬼們練功則是為了避免被賞金天師所獵殺,有點操碎心的老母親的心态。聶小倩就像是一心要擺脫長輩束縛想出門闖的孩子,而姥姥則是一邊說着“不聽老人言在外面一定會吃苦頭”,一邊孩子真遇到困難了就會沖上去護崽子的老母親。
還有個細節,姥姥不準兩個小怪吃蟲子。開頭看到并沒太留意,但到後面意識到,這就好比不殺生的規矩,蘭若寺這幫鬼并不是濫殺無辜的做派。
如果是隻殺渣男的鬼怪……其實古往今來都是令人拍手叫好的。
隻不過,聶小倩厭倦了蘭若寺的生活,以為拿回了骨灰罐就能拿回自由……但卻發現,自由并非自己所想的随心所欲,自由仍有束縛、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直到恢複了前世的記憶,直到生死之間,聶小倩說出的“這輩子我自己做主,容不得旁人指手畫腳”,小倩血肉裡的感情觀才得以覺醒。她既要自由也要追求愛情,人生、愛情都由自己主宰,這樣的國漫女性意識讓人熱血沸騰。
我想這也是導演想要在當代浮躁愛情觀念下,借聶小倩之口表達的至純感情觀。
畢竟導演為了這部處女作長片電影,耗費了十幾年的心血,純粹又執着地追夢,也是心之所向。
而另一個角色燕赤霞。
在《倩女幽魂》中有比較明顯的儒釋道隐喻,而《小倩》裡,燕赤霞的道,修的也是今生快哉的大義。不過這一版裡的燕赤霞還是個小夥子,相比于午馬的老道,仍在成長期,正好在這一趟旅程中悟道。
其實燕赤霞這個角色改動也挺大。比如不愛酒而愛賭,還逢賭必輸。開頭與甯生的相遇,完全是撒潑打滾無賴的樣子,剛開始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後來上古神兵揭開了謎底,燕赤霞是一路跟過來,恐怕不是從蘭若寺相遇,而是在那之前就開始跟随甯生了。
這部電影雖有很多類似的槽點、bug,初看覺得怪怪的,等看完回想竟然鋪墊得合情合理。可見十年用心打磨,劇本的細枝末節真的可以磨得絲滑。
我還特别喜歡姥姥的那句話——
外面的世界,不過是更大的蘭若寺。
片末,再生的甯采臣又一路趕到蘭若寺與聶小倩再一次“初見”。這一段給了我太大的驚喜。
那一段的畫面鏡頭,複刻了《倩女幽魂》開頭張國榮去蘭若寺的畫面,搭配了哥哥原唱原曲,記憶呼之欲出。
隻是,同樣的蘭若寺,同樣的兩個人,這一次的相遇,故事卻會截然不同了。
這樣的首尾呼應,亦在點題——
心之所向,便是你的蘭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