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已過,但硝煙仍在,那些不公正的言論如油刷般肆意塗抹《維和防暴隊》的顔色,試圖将“維和藍”隔絕于觀衆視線之外,這不僅僅是對創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對一個英雄職業的亵渎。此文不是正視聽之作,隻願将那些本該被看見、被讀懂的劇情設置用文字還原出本來的樣貌...
【子承父業?前仆後繼!】 楊震與父親楊琛都是警察,乍一看這不就是俗套的子承父業的設置麼?如果這麼想,那就把《維和防暴隊》看淺了,這裡,面上是用子承父業給楊震提供從業依據和抉擇依憑,并搭建起與餘衛東的人物關系推動劇情發展,但實際上,這樣的設置是為更深刻的思想性服務的,子承父業是“面子”,前赴後繼才是“裡子”,這一設置所傳達的是和平事業需要一代代人的前仆後繼,影片勾勒出的從2000年到今天,24年時間裡一代代維和警察前仆後繼的壯闊圖景,當你讀懂它,還覺得俗套麼?
【黯然退場?點睛之筆!】 看完電影有人質疑為什麼讓丁慧犧牲而不是任何一個男性,還有人說為什麼她的退場顯得如此黯淡。如果放在其它影片中,這樣的設置卻有工具人屬性,但在《維和防暴隊》中,這樣的設置不僅不工具反而是點睛,選擇讓丁慧犧牲會讓我們久久的記住她,她是誰?是所有維和女警!一個我們并不熟知的警種裡更加不被看見的英雄,《維和防暴隊》過後,我們知曉了她們的存在、仰望了她們的偉大,她們就是活生生的了!
當我們坐在影院,望向銀幕的那一刻,每一束目光都是對丁慧的禮贊與道别,這樣你還會覺得她的退場黯然麼?
【刺頭兵?是成長!】 有人質疑楊震這樣的“刺頭”怎麼會存在于維和警察的隊伍中,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把世界和生活看得太平面,《維和防暴隊》中有一條主線就是講這個團隊如何變得團結如一人,也就是說它呈現的是從不團結到團結的過程,而我們平日裡看到和了解到的“團結”都是結果,我們不能把結果倒置為初始。
楊震的不聽指揮,就是一個團隊的初始态,唯有經曆過血與火的磨砺,團結才會變為信仰。為什麼選擇楊震,那是因為他是狙擊手,這個分工中本就蘊含着獨來獨往的意味,再加上他是第一次執行維和任務,他的不聽指揮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
按照理想狀态一支維和防暴隊應該在國内訓練期間就把所有問題解決,但真的能解決嗎?餘衛東的家庭能解決嗎?于慧的犧牲能解決嗎?在沒有真正上場之前,所有的隻是演練,哪裡有什麼100%?
慶幸,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群人如此信仰和平,請記得他(她)們、記得維和藍!
替《維和防暴隊》說幾句公道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
兩個“王戰團”,一片“太平洋”
由顧長衛執導,葛優、王俊凱主演的電影《刺猬》,是今年大銀幕之上,我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喜歡它不單是因為葛大爺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凱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個風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顧長衛”的作品。一如《 ...
【喬妍的心事裡裝着兩具空棺】
在大銀幕上,我有很久沒看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喬妍的出現。聽起來或許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對“喬妍心事”最好的賦形。兩具空棺,一具是父親的、一具是“喬妍”自己的,從父親落水身亡、喬妍離家遠走的那刻起,這兩句空棺就一直裝在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