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肆虐、“富二代”杀人,在大银幕几乎成为一个现实符号,一面诉说着大众的愤懑、一面表达创作者的勇敢,但回过头来看这些“富二代”们,他们更像是被亲情辜负、被负能量侵蚀的“负一代”,《彷徨之刃》中的谢宇就是其中之一。
王千源饰演的父亲李长峰,女儿被残忍杀害,在父爱与自责的双重催化下,他决定踏上一条复仇之路,匿名短信向他提供了罪犯的信息,此后,李长峰与王景春饰演的警察梁军展开了一场情与理、爱与法的相互渗透,最终李长峰被击毙、凶手被审判,梁军在情与法两端彷徨过后,无奈感伤。
这是一个标准的现实题材壳子,说它标准,是因为在现有审查制度内,任何导演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即便是曹保平,也要在《涉过愤怒的海》的结尾把凶手放走,这很无奈,但这种无奈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现实呢?所以,过多的讨论案件经过和结果意义不大,当我们把视线转向罪犯,惊人的发现这些人都包裹着“富二代”的外壳,但内里却是十足的“负一代”。
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缺位造成亲情的缺失,亲情的缺失又牵出教育问题,在大众的惯性思维中,“有钱的男人会变坏”,这种没“教养”又有钱的孩子们,当然是罪犯的最佳人选,而现实中的真实案件,又反哺了这一惯性思维,所以这种思维愈加坚固,就像影片中的谢宇和他的父母那样,一出场就带有浓重的人设壳子,他们比起教育孩子更习惯用金钱去铲事,而孩子在金钱和未成年的双重保护下,更加肆无忌惮,这些都是国产电影中被写烂、拍烂的设置。
但,现实有了新变化,“负一代”变得与金钱渐渐脱离关系,更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社会的高压而沦为“负一代”,他们的父母也许没有很多钱,但为了生活不得不把自己铆在格子间、工地上,这些孩子不仅缺失了家庭教育、更在无望中品尝到金钱的苦楚,他们的破坏力虽不及“富二代”们那么强悍,但当他们的人数逐渐增长,社会中不稳定的因素就越多,如果成长中能获得某种家庭教育的代偿的话,也还好,但如若没有,就会导致现在新闻中经常见到的“校园暴力”等普遍恶性事件。
与其说《彷徨之刃》是递给法律的一封请愿书,倒不如说是交给家长们的一面镜子,照照自己是否已经越来越像那些“富二代”家长们,也照照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成为“负一代”。
【他们的名字叫“负一代”】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