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Netflix 上架《讓子彈飛》,眾多人士紛紛進行解析。
說真的,我其實對解析《讓子彈飛》沒多大興趣。為何?因為一堆人做,那我做了幹嘛?如果發言眾多,但其實彼此長的極其類似,那又有什麼意思?
有位曾和我交換過學問的貴客,他說想看我怎麼解析《讓子彈飛》,禮尚往來,那我隻好動筆以示敬意啦。可我還是想說:說極其類似的話,我覺得沒意思。
所以我在經過些許翻閱後,決定結合本人的一點小愛好,著重解析《讓子彈飛》的一個細節,那就是⋯⋯張麻子究竟有何來歷?
《讓子彈飛》張麻子自稱「姓張,名牧之」
張麻子,真實名稱:張牧之。
當馬邦德聽到這名字,立刻說:
「好名字!兗州牧、豫州牧,牧之——令尊是望子成大器!」
而張牧之這個直腸子對此完全沒有否認。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這裡的「牧」,指的是古代的官職:州牧。話說漢朝時期,「州」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單位,為了監督州內的地方官員,西漢時期設立「刺史」專門進行監察工作,並一度將「刺史」的官名改為「州牧」。
但最初,「州牧」這個官職並非並非常設單位,它走上權力顛峰的時刻,要等到東漢末年許多人非常熟悉的黃巾之亂,當時為迅速平定各地叛亂,「州牧」不僅成為常設官職,還被授予軍政大權,在叛亂平定後,這些州牧往往成為雄據一方的強大勢力。
至於馬邦德提到的兗州牧、豫州牧,這兩個官職可大有來頭,因為有兩位知名歷史人物分別擔任過這個職位,那就是——兗州牧曹操、豫州牧劉備。就算再怎麼跟歷史絕緣的人,這兩位三國歷史中的頂級主角總有所耳聞吧?
馬邦德不僅精準說出張牧之名字的涵義,還提了這兩位人物作為比擬,馬屁拍的不可謂不響、才思不可謂不妙,當真是:師爺,高!
在了解張牧之的名字含意後,我就問:是什麼樣的家庭會給孩子這樣命名?
張牧之雖然完全沒有提它的家世背景,但能有如此見識的父親,家庭狀況會差嗎?張牧之的人生起點應該不到一覽眾山小的高度,可在當時遍地文盲的中國社會,卻也絕不一般。
如果說開場的對話算是暗潮洶湧,張牧之接下來的發言當真是如雷貫耳:
「從講武堂出來,我追隨過松坡將軍,給他做過手槍隊長。」
我不知道大家當初看電影的這句話有何感想,但對我這個略懂民初歷史的人,我完全被震撼到了!講武堂,是清末民初各地設立的軍校名稱,光憑這句話,最多知道張牧之是軍校出身,合理化的解釋為何他對槍桿子如此的嫻熟。
可下一句話的關鍵字可就太有來歷了!那就是——松坡將軍!「松坡」是一個人的字,那人的姓名則是:蔡鍔!
蔡鍔何許人也?
他是清末民初的軍人,可卻是絕不一般的軍人!
他從小讀私塾,並且考上「秀才」的功名。知道秀才有多難考嗎?我舉一個同時代的案例:有位叫洪火秀的老兄,一直不斷去考秀才,但考了好幾次都沒考上,然後有一次又又又落榜後,心態崩壞到直接發燒好幾天,醒來後宣稱他見到上帝還認識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從此以後改名叫洪秀全,之後更加發精神病的成立太平天國。
知道洪秀全徹底放棄考秀才是幾歲嗎?答案是大約 30 歲。那知道蔡鍔幾歲取得秀才資格嗎?答案是:14 歲!
年紀輕輕取得秀才身分固然不一般,但這頂多就是很熟悉中國傳統經典,可蔡鍔接下來的發展完全讓他高出同時代眾人好幾個高度!
首先他拜一個人當老師,那人叫梁啟超,清末的改革家、民國的文學大家。之後他接受老師的建議,開始學習西洋的新式教育,跑到日本學政治以及科學,這就代表:他不隻懂中國傳統學問,新式的現代化知識也明瞭,妥妥的學貫中西。然後眼看清末國勢動蕩,他決定轉戰軍事領域,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讀騎兵科,該校是日本帝國最重要的陸軍人才養成地,與蔡鍔同時期的日本畢業生有後來二戰時期在中國戰場統兵百萬的總司令——岡村寧次,中國畢業生則有奠定中國抗戰時期最高戰略原則的軍事家——蔣百裡。
能與這些人並駕齊驅,大家覺得蔡鍔的能力如何?我自己的評價是:文武雙全!
蔡鍔的天賦異稟,在後來的軍事生涯仍持續體現。比如,他後來在清朝的廣西陸軍小學擔任監督,當時他有一位學生,那人名字叫李宗仁,他後來新桂系軍閥領袖,在抗戰中打出第一場勝仗:台兒莊會戰,甚至一度當上中華民國的代理總統。
李宗仁就回憶,學校在蔡鍔操辦時期,訓練異常嚴格,雖然學員都苦不堪言,但同時也學到真本事。另外,絕大部分人要騎馬,都是站在馬旁邊,然後腳蹬馬鞍好翻身上馬;可蔡鍔上馬,他卻是先急速奔跑,然後從馬的後方跳起,如同跳箱表演一般的飛躍上馬!每次蔡鍔這麼做,所有軍校生都歡聲雷動,並且在心中表示:「簡直太帥了!」
(順帶一提,蔡鍔其實是很不吝嗇展現實力去耍帥,而曾經飾演蔡鍔的天王級名星——劉德華,聽說年輕時期也是走在路上就喜歡即興跳舞或擺 pose 耍帥,就這方面而言,找華仔演蔡鍔簡直太登對了有木有?)
(又多提一句,李宗仁在回憶錄寫蔡鍔翻身上馬,騎術了得;然後在回憶錄也有記錄,蔣介石有次騎在馬上,結果騎術不好,居然跌下馬來但一隻腳卻卡在馬鐙裡,導緻他被馬拖行好一段距離⋯⋯請問:李宗仁你是不是想表達些什麼?)
不過,蔡鍔後來被廣西軍校驅逐,這不是說他能力不行,倒不如說:他要求的標準太高。
除了嚴格的軍事訓練,蔡鍔的評分標準,居然還加入詩詞歌賦等科目,企圖讓傳統上沒文化的丘八,各個變成有文化素質的精兵。但這下廣西人不幹了,他們認為:「軍校就隻要教軍事,教啥詩詞歌賦?」特別是他們觀察到蔡鍔後來給高分的,都是跟他同鄉的外來者——湖南人,廣西人大部分都敬陪末座(雖不排除蔡鍔可能真的有省籍情結作祟,但客觀來說,廣西在當時算是中國的窮鄉僻壤,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差,像李宗仁就是窮到快混不下去才跑去軍校就讀,導緻廣西人往往沒受過好的基礎教育,所以在學問的起始點自然就會比較低落了),這實在讓廣西人忍無可忍,於是就發動抗爭將蔡鍔給攆走了。
蔡鍔離開廣西後,接下來前往雲南發展,然後他發揮一貫的高標準,在當地講武堂實施超嚴格的訓練。有多嚴格?民國歷史上有句話叫:「保定的課堂、講武的操場、黃埔的戰場。」這包含了三種不同特色,並且曾經主宰中國戰場的三所軍事學校,也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雲南陸軍講武堂、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前身是清朝成立的天津武備學堂,學校歷史悠久,並且擁有當時中國最完善的軍事體系教育,第一批入學保定的軍校生就足足讀了六年才畢業,相較號稱世界四大軍校的美國西點軍校研讀時間是四年、蘇聯的伏龍芝軍校一般要讀三年、法國聖西爾軍校則要花四年時間,不得不說,保定的研讀時間實在有夠長呀。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孫文提出聯俄容共後,由蘇聯協助成立的軍事學校。特色就是:學習時間超短,隻要半年就可以畢業。相對於極短的學習時間,黃埔的學生幾乎是一畢業就投入戰場進行實戰,甚至黃埔第一期學生,他們居然還在學期間就跟被學校教官直接拉入戰場拼鬥。所以理論學科雖然不足,但實習經驗卻絕對豐富。
至於雲南講武堂⋯⋯絕對是軍校生活的地獄級場所,除了課堂學習,由蔡鍔打造的各式操練絕對把所有人操到不要不要的,讓所有新生懷疑自己的命是否就直接要終結在操場上。多提幾句,從雲南講武堂出來的名將,包含:中共開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擊敗法國的越南元帥——武元甲,他們用赫赫戰功證明雲南講武堂的訓練⋯⋯非、常、猛!
講了這麼多,大家應該能明白我聽到「松坡將軍」時,心中有多震撼。
不過蔡鍔帶過的兵很多,張牧之是其中之一也不算什麼,可他那句:「做過他的手槍隊長。」這含金量就閃耀逼人了。
何謂「手槍隊」?可以簡單理解為:保護將軍的警備員或是親兵。能當上將軍的警備隊隊長,他與將軍的關係會一般嗎?而像蔡鍔這種用高標準要求人的英才,擔任他手槍隊隊長的會是一般人嗎?
那張牧之何時擔任手槍隊隊長?他的回答是:
「那年我 17 歲。」
現在大家是否能明白馬邦德的反應?他的評語是:
「少年得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