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是少有的在我沒有看過原作的情況下依然強烈地感覺到這麼粗糙廉價的拍攝與制作,配不上這個故事。

置景簡直就是在雷我的眼睛,一眼假的石頭和假山就跟塑料泡沫制成的似的。來來去去就是圍着一碗雞蛋面,蛋還是預制煎蛋,那麼圓!

所有的情節、鋪墊都那麼随意,仿佛是趕時間制作的一部劇。大打鬥場面就是莫名飛起來,然後氣功,所有反派就都倒地,房屋、道具都不見毀壞,甚至連衣服都一點不弄髒,窮到這些都是租的拍完原樣還回去是吧?

...

從頭到尾,我感覺隻有祈和越今朝兩個角色是立住了的。

第一,他倆作為男女一号,着墨最多,劇情最豐滿,角色塑造得成功也是應該的。

第二,許凱和虞書欣作為多次擔任主角的演員,他們在演戲方面的純熟與老練是其他不怎麼拍戲的小配角演員沒有的。他倆完成的也很好,對比本劇其他演員可以說是有壁,他們總是能演主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一點和《司藤》等投資不高的劇很像,男女主角都塑造得不錯,但配角全廢。

這就是古偶的劣勢,所有的一切都要為主角讓路,一切最好的資源無條件給主角。甯願花1000塊給主角買穿不完的服裝,也不願意500給出場率還行的配角買幾件好看的。這種劇的作用就是好好刻畫男女主的感情線,讓觀衆嗑cp上頭就行了。就算做到天花闆級别,也就隻是觀衆記住了CP而已。不會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能在影視史上留下名字的佳作。

所以現在看劇的路人越來越少,隻有粉絲在追劇了。觀衆喜歡看百花齊放的故事,隻有粉絲才願意一集四十分鐘盯着自家正主在白花花的濾鏡下演麻麻的劇情。

其實仙劍六挺适合做成群像劇或單元劇的。不要在乎誰是主角,隻要講好每一個角色的故事。可惜,對于遊戲或動漫來說,角色本質上都是紙片人,出鏡的成本相同,而在一個影視劇組裡,有流量的明星才是最大的。所有的一切拍攝的初衷不再是展現一個好故事,而是捧紅一個主角。所有配角的高光戲份可以一筆帶過,主角的故事必須濃墨重彩,對于這種改編類的,沒有就原創往上加,恨不得一集四十分鐘全是主角的戲份呢。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這個劇組,這已經是整個演藝圈的通病了。在這個極度飯圈化的影視行業,所有的演員都使勁睜大了雙眼選劇本,做着能靠一部作品一炮而紅的春秋大夢。同時又害怕掀桌咖的存在,于是不在乎配角塑造而拼命往主角身上加戲,以為隻要自己的角色足夠就能大爆,戲份加得越多越有機會被人看到。

殊不知一個演員能成為巨星,并不隻是因為他演了很成功的角色,而是因為他在一個好作品裡演了一個很成功的角色。首先要有好作品才能成就一個巨星。而一個好作品需要無數個成功的角色拼成。孤獨的完美主角很沒意思。

殺死配角也是斷送了一部劇火爆的可能性。

現在的影視劇啊,慢慢的商業性。隻有靠知名主演才能拉到投資。而那些拉來投資的“大咖們”又怎麼甘心把有限的資金用于給無名小演員的配角拍高光戲份呢?就算有的配角在劇本中有一些吸引人的高光戲份,但因為戲份少,又怎麼會有有名氣有實力的演員願意出演。有這個時間他們更願意去選一部劇本就算差一點但可以演主角的戲。讓他們冒險去賭那一點點的高光戲份能不能帶給自己紅利,倒不如選擇先天受到優待的主角。

這個時代,早就沒有人是為了故事去拍劇了,都是那些最有權力的人想盡一切辦法榨幹一部劇的利用價值來捧自己想捧的人。他們以為給主角資源,盡力刻畫好主角就能捧紅了,配角就随他去吧。殊不知沒有配角何來主角?

聰明的農民在得獎之後把自己優良品種的種子贈與鄰居們,許多人不解他的做法,明明是他自己的好東西,他為什麼不獨吞反而造福身邊人呢?難道他就這麼善良沒有私心?事實上他隻是怕蜜蜂會把附近鄰居家的花粉沾染到自家,到時候會影響培育優良品種的效果,讓周圍人家都種上優良品種可比防範蜜蜂傳染來差的品種容易多了。共赢才是正确的做法。

現在的劇,都不再是一部劇了。我們提到某些劇往往第一個想起它的主演,而不是劇情。它已經首先是某演員的作品而後才是一部劇了。這就本末倒置了。

一部劇應該首先作為一部劇存在,被觀衆看見,觀衆再從劇裡看見發光的角色才是正确的順序。現在往往是劇未播先火,還沒開始拍男女主演是誰都傳遍全網了。

這些為男女主服務的劇不會有未來的。爆款不是被當做爆款而制作出來的。妄想複刻爆款的人注定失敗。有大IP就能爆嗎?有流量明星擔任主演就能爆嗎?有精美服裝出圈造型就能爆嗎?這些都能複刻,但爆劇很少。爆,是給那些用真心做好劇的人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