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魏敏芝老師“一個也不能少”的負責精神背後,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農村教育問題。無論是在當年的那個時代還是我們如今所處的當下,教育資源的平等,人口素質教育的普及都是長期重點問題。
雖影片中反映當年的社會問題,可就算是當今人人平等的社會,像在同一個廣東省内的廣州和梅州,教育資源也仍然有着極大的參差。
從影片中對魏敏芝老師的人物形象塑造來看,這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對學生關懷備至,溫暖如母的老師,而是一個不過十三歲,剛剛小學畢業的孩子。這麼塑造角色有兩點好處:一、她本身具有的反映農村教育問題的力量。二、她作為線索推動全文,來展示農村教育問題的作用。
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對“一個也不能少”的倔強究竟出于何種?包括後來媒體官方詢問她也沒有作出正面回答。不難想,出于農村人本身簡單的想法和本性的質樸,倔強是最普遍的特性。在全片中,魏敏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她雖然一直堅持一個也不能少,但是真正遇到問題要解決的時候,她永遠都在向别人索要主意。問題很明顯,她所受到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卻成了28個學生的老師。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一代接着一代,可是當這一代教育的重任落到一個不過十三歲的丫頭片子手上的時候,隻能看出教育需求和供給的嚴重不對等。
魏敏芝剛剛出場的時候,導演就先給她畫上了才剛剛小學畢業,連唱歌都跑調,隻會一個勁兒的要那五十塊錢的形象。也從村長和高老師互相推卸責任中,為要不到錢的姑娘可憐,當然更是反思,因為實在太貧困了。貧困就是懸在教育頭上的一把刀,這部影片裡更是表現的淋漓盡緻。
張慧科也是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和魏敏芝共同完成了整部電影的叙事。他的功能主要是影片的問題制造,而魏敏芝則是解決者。作為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張慧科一來就給魏敏芝的課添了不少麻煩,劇情有了起伏,也就更容易鋪墊。他的調皮搗蛋或許來自于父愛的缺失,加上母親病重,直接引發了他停學去城裡打工這一重要情節。農村人進城打工也是當時時代的熱點之一,這一現象的根本問題就是地域性貧富差距。要知道,中國是禁童工的,可是當年仍舊有孩子隻能去打工分擔家庭負擔,還是上層建築與經濟發展不适應,不過比較好的是,至少這個問題通過九年義務教育在我們當下已經基本解決了。
張明仙是班上的學習委員,雖說是次要人物,但是也是影片中農村教育重要一面的展示。她在片中起到的是一個給魏敏芝警醒和啟發的作用,可以說是魏敏芝逐漸成為一個老師的真正領路者。這個人必須是她,而不是高老師,因為這部片子裡,來自成年人的教育對于這些孩子其實是一個缺失的存在。她懂得珍惜粉筆,懂得經營課堂,可以說魏敏芝若無了她,壓根就不會教育組織學生。
村長和高老師是村裡比較重要的成年人形象,可是二人剛剛開始都是拖欠魏敏芝的工錢,互相推诿自己的責任,許了個遙遙無期的諾言。這樣的“長輩教育”缺漏多明顯,以及最後收到物資村長的小表情,極大可能會私吞,可以看出農村人自身對教育的不重視。以及張慧科去城裡打工,所有大人都認為理所應當一樣,明顯農村人對自己的農村教育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這裡分析一下城裡人的群像,我們并不能單憑願不願意幫助人分人的好壞,但至少可以掌握到片中導演想刻畫的人物形象應該是如何的。最開始是冷漠,魏敏芝走在去城市的泥路上,那些城裡的大車都不願意停車搭載,隻有一輛農村來的拖拉機伸出援手。到了城裡,帶張慧科到城裡的打工的領隊女孩卻壓根不負責,人丢了也不找,一心隻想賺錢,這裡魏敏芝的樸實溫良一下子就凸現了出來。領隊女孩和廣播站的好心廣播員給予了魏敏芝幫助,也形成了對比,這是城市人善良的一面。
且細思,魏敏芝在電視台的咨詢處被攔截其實是情有可原的,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是城裡人的冷漠,可實際上更多的是城裡規章制度對的束縛,人們難免陷入形式主義。可農村哪有那麼多的束縛和規則,所以魏敏芝不懂,她就待在那兒。一個覺得對方沒規矩,一個看來對方沒人情,這個矛盾立的很好,城市和農村的區别一下就刻畫出來了。還有一處對比,農村的手段找個人可能永遠也找不到,而城裡人一個電視播送就輕而易舉的找到了,也可見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距。
魏敏芝和張慧科都經曆過了城市給予的白眼和幫助,從魏敏芝的角度出發。在三天内見證了冷眼相待的電視台咨詢阿姨,餓得偷吃剩菜冷面,又體驗到了被記者環繞包圍,人們紛紛捐出物資的,這樣的冷暖起伏,不知心裡又會起什麼變化。導演并沒有把人物成長的變化明顯展示出來,不過回去的車上魏敏芝明顯是高興找到了張慧科的。大概是農村孩子心思還是比較簡單,你給了我糖果我就喜笑顔開,不會有什麼“世态炎涼,不過如此”的牢騷。
究竟還少了些什麼呢?我們現階段的教育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可不少影片中存在的問題也仍然存在隻是換了個更“高級”的方式出現罷了。如,現在每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又均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