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關于大景别長鏡頭的使用,影片中曾多次出現一家人慢慢走在小路上的鏡頭,大部分采取了全景的方式。更加細膩的突出了一家人的關系,且讓觀衆能同時觀察到每個人的狀态,從而細細品味其中每位人物的思想感情。氤氤氲氲的樹和慢悠悠行走的家人們,會有什麼樣的内心活動呢?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事,貼切生活所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鳴。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也讓導演的去戲劇性叙事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讓影片更加的生活化,平易近人。還有吃飯時的中景鏡頭,将所有的人物都布置在鏡頭之内,基本上都是完整記錄,很少剪輯,讓影片更有真實感。
除此之外,是枝裕和還常常采用固定鏡頭,讓人物自主走出畫框從而留下更多給觀衆回味的留白空間。讓觀衆沉浸在這種濃濃的親情之中,也更能感受到這些生活種種的無奈。留下來的空鏡頭,讓人感覺又落寞,又美好,餘韻深長。
是枝裕和也極其喜愛低機位視角拍攝,讓電影充滿了詩化的韻味。大概是多受黑澤明大師的影響,黑澤明也是喜歡大景别和低機位的導演,而低機位的拍攝手法也大緻與日本傳統相關。他們的活動大緻在地闆上居多,所以為了保持與拍攝者持平,攝影機也需要采取低機位拍法,讓畫面充滿了獨有的東方文化氣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詩意。
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能看出導演對運動鏡頭的克制,所以每一次的運動鏡頭都讓人各外關注。找了相關資料,本篇中的運動鏡頭分别出現在了4:54、55:50、1:28:30、1:50:59,可以看出分布是相對平均的。第一次 是母親在抖毛豆碗,讓鹽感覺均勻,第二次是三個孩子在玩跳房子,這些運動鏡頭也是為了讓影評更加接近生活。而第三次的調度值得一看,是母親和良多看着走在前面的小孩讨論要孩子的問題 ,這也是片子裡極大的一個矛盾點,可以看出人物心境的變化。第四次,則是影片我最喜歡的一段,母親看到了誤飛入家中的蝴蝶,咬定是死去兒子純平的化身。這也是片子裡最魔幻的一段,也能看出人們生活中的嗔念癡,一個母親對死去兒子的思念哪怕多少年都其實從未停止。我覺得也許在片子的平淡叙述中顯得突兀,可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魔幻現實,所以這段其實很符合人的生活狀态。
除了最經典的這些鏡頭,來談一談片中我比較喜歡的一些,如在山頂的墓地,這個場景全片中出現了兩次。一個是良多和妻兒陪着父母去灑水,此時的夕陽是帶有溫馨的氛圍的另一個則是良多的父母去世後和妻兒去。這個時候,導演拉長了這一段的鏡頭,綿長的夕陽暮光,讓人更能感受到那種無盡的哀傷與思念。我不知道導演有沒有刻意的使用對比,不過确實讓整部影片的意味又再次升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