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中,王家衛那種欲言又止、霧裡看花的感覺很能讓人陷進去,雖是旁觀者,卻仿佛深陷一種情緒中。

  這部電影,說的是60年代的香港,報社編輯周慕雲與太太搬進一棟公寓,和蘇麗珍及她丈夫陳先生成了鄰居。可周太太卻跟陳先生出軌了,兩人還一起去了日本。

  周慕雲和蘇麗珍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并随之産生感情。但二人并沒做出不軌之事,在蘇麗珍的鼓勵下,周慕雲開始寫武俠小說,在2046房間一起完成小說。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暧昧中周慕雲和蘇麗珍發現自己已經愛上彼此。可鄰居們的閑言碎語也接着跟來,面對世俗,蘇麗珍選擇了退縮。

  周慕雲決定離開香港去新加坡,臨走前,他打電話問:“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蘇麗珍沉默。

  電影的最後,周慕雲離婚,獨自一人,蘇麗珍和陳先生有了孩子。

  周慕雲來到柬埔寨,把心聲與秘密封在吳哥窟寺廟牆上的一個小小岩洞裡,并用草封住。

  電影中有兩個情節很值得回味,那就是周慕雲和蘇麗珍兩人做了兩次模拟。

  第一次,由周慕雲扮演陳先生,模拟蘇麗珍質問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對方在掩飾後回答——是。蘇麗珍哭了,她和陳先生已經結婚,哪怕丈夫出軌,她作為妻子,都是難過的。

  第二次,模拟陳先生從日本回來,周慕雲和蘇麗珍要分開。周慕雲轉身離去,她趴在他的肩膀上,哭了,哭得比上次更加徹底,比上次更加心痛,那是從未有過的傷心。

  因為,她對陳先生,隻是妻子對丈夫的不甘與不舍,而她對周慕雲,是愛一個人的感覺,她愛周慕雲。

  但她無法面對世俗。

  當房東太太跟她說,出去玩要把握分寸時,她害怕了,跟周慕雲說不要再見面。

  當兩人一起回家時,周慕雲也要先下出租車,就是怕别人看見他們。

  當下雨的時候,她也不敢用周慕雲的傘,因為鄰居能認出這傘。

  面對世俗,她沒有勇氣。

  面對那句“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她隻能沉默。

  就算多一張船票,她也不會跟他走。

  蘇麗珍的扮演者張曼玉在每一出戲中都穿着不一樣的旗袍,據統計共有26套旗袍,就連出去買面她都是穿着旗袍去的。

  不可否認,穿着旗袍的張曼玉很美,美極了,旗袍像是為張曼玉而生。

  可這美麗而緊緻的旗袍正如那世俗一樣,緊緊包裹着蘇麗珍,她不敢走出那一步,哪怕她不再愛陳先生,哪怕她愛上了周慕雲。

  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不一樣,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别人的人生。

  我們不能去指責蘇麗珍的不勇敢。

  我們也不忍心去指責蘇麗珍的不勇敢。

因為現實就是有許多陰差陽錯,有許多無可奈何,有許多遺憾惋惜。

  電影曾有一個片段在正式上映時被王家衛删除了。在影片最後,兩人在吳哥窟相遇,談起了共同的朋友,談起了各自的生活。

  在分别時,周慕雲問蘇麗珍——是不是曾打電話給他?

  蘇麗珍回答——不記得了。

  這個片段删得對。

  現實哪有那麼多偶遇,哪有那麼多闊别重逢,不過是相忘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