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銀幕上,我有很久沒看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喬妍的出現。
聽起來或許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對“喬妍心事”最好的賦形。兩具空棺,一具是父親的、一具是“喬妍”自己的,從父親落水身亡、喬妍離家遠走的那刻起,這兩句空棺就一直裝在她的心裡。
父親的落水身亡,雖是意外,卻與喬妍有着間接的因果關系,所以負罪感一直藏在心裡,時不時跳出來将她扯入深淵。影片開始,喬妍正在銀幕前審視自己的新戲,她看見的明明應該是自己的臉,但從她的視角中看到的卻是父親在河流中沉浮的屍體。這組鏡頭實則是喬妍的内心外化,巧妙的形成了一個意像——父親的棺木空蕩蕩、他的屍體一直在漂流。
這是喬妍第一具空棺的由來和釋意,那麼,如何将父親的屍體裝入棺木呢?影片采用了一種變相和解的方式,讓喬妍自己将屍體打撈并裝入棺木,首先是姐姐的夢,一句“父親說原諒我們了”,讓喬妍有了直面的勇氣,然後,以解救被賣出的侄女的方式,讓喬妍以現實空間的行動,一并解救了當年那個被抛棄的自己,達成人生起點的某種和解,然後試圖以這個和解促成“入棺”,雖然影片并未挑明,但我們依然能清楚的知道,這種負罪尚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弭,“入土”隻能交由時間。
第二具空棺裡裝着的是“喬妍”自己,就是當年的小喬。在她以姐姐的身份活在人間那刻起,她就為自己打了一口空棺裝入心裡,“喬妍”這不單單是一個名字的問題,更多的是生而為人的主體性被分離。從考試、上學到從影、成名,她的所有軌迹都被冠在一個叫“喬妍”的名字上面,而她本身,好似與這些東西有關又好像無關,所以,每當她和姐姐談及身份問題時,她總會說,“這是我努力得來的,跟我是誰沒有關系”,當這樣的話語反複出口,說明她必須要以反複确認的方式達成某種暫時的靈肉結合,這個瞬間一過,又是分離的詭異狀态。如果沒有姐姐的到來,喬妍與老東家一拍兩散後獲得自由,她也勢必要回到那一天,去找回小喬,将兩個小喬之間的喬妍裝入棺木,入土為安,然後活下去。姐姐的到來隻是将這個過程加速,然後外化顯形,讓觀衆得以看到。
趙麗穎在飾演喬妍這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的時候,除了導演用影像上的詭異對撞外,她自己也努力在用“短發”“長發”喬妍的極緻态,進行身體外化的诠釋,當然眼神戲是不可少且必須的,一出場就是趙麗穎一雙盯着銀幕泛着淚光卻異常冰冷的眼睛,結尾則是她在陽光照耀下有了溫度的眼睛,當然影片中還有很多值得細看的眼神傳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探索分析。
【喬妍的心事裡裝着兩具空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