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前看的,沒什麼特别的感覺。就是刻意用鄙俗的手法,拍了一個鄙俗的特朗普。我對特朗普的生平、發迹史不熟,但我對那個醜惡的形象挺熟。說話粗鄙,極度保守,脾氣暴躁,總之很負面。之前通過好萊塢影視比如《傲骨之戰》,獲得的印象是,特朗普一登台,天下就會大亂,好像特朗普唯恐天下不亂,因而左翼自由派精英們唯恐特朗普登台。《飛黃騰達》沒有提供刻闆印象之外的特朗普側寫,也沒有試圖揭示似乎人人反對特朗普而特朗普就是能赢的原因。

這片是5月份在戛納亮相,早前拍的時候,可能預設了立場,認為特朗普不會重返白宮。它以講述特朗普而反對特朗普。導演阿裡·阿巴西是伊朗裔丹麥籍,從身份來看,他反對特朗普完全在情理之中。

因為我對特朗普沒啥了解,所以看《飛黃騰達》也不算太無聊,至少可以收獲一些信息。特朗普和他師父的故事,特朗普如何成長,特朗普和家人的關系,怎麼追第一任老婆伊凡娜,哥哥怎麼挂的,特朗普大廈怎麼建的,但這些信息組成的特朗普,和别的混蛋富豪沒有多大區别。原來他一直這麼混蛋,原來混蛋也是這麼起來的,僅此。

當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赢了,我隻是感慨了一下,鄙俗又如何,鄙俗者還是赢了。赢就赢吧,遙遠的公共生活與我關系不大,還是《再見愛人》更好看。

但這兩天,看到一系列消息,有點讓我吃驚。英國《衛報》宣布退出X(推特),西班牙《先鋒報》也宣布退出,德國柏林電影節停止在X上發布内容。

《衛報》聲稱,X經常宣傳極右翼陰謀論和種族主義,是個有毒的媒體平台,馬斯克用它來塑造政治話語。鑒于馬斯克和特朗普空前緊密的夥伴關系,他們抵制X,就是反對特朗普。

我有點納悶,你們就是這樣反對特朗普嗎?除了顯示一下自己的反對姿态,還有什麼用呢。如果X确實有毒,《衛報》不應該盡其所能,用自己的影響力消消毒麼?馬斯克收購X之前,他認為X被政治正确控制,自由受到威脅。三年河東三年河西,輪到左翼自由派們表示反對,而反對的手段卻是退出。如果一家接一家退出,X就徹底淪陷。主動退出是有效反對還是拱手相讓?如此抵制,會不會和《飛黃騰達》的反對一樣無效?

作為個體,一個人不喜歡馬斯克或特朗普,選擇不上X,我完全可以理解。支持楊笠,所以卸載京東。因為劉強東上了社會新聞,不再用京東。這都是為自己的價值觀投票。而媒體、電影節不是個體,是一個組織,具有公共屬性,也就有公共責任。認為自己的觀念更正确,更進步,按理說應該在觀念市場上參與競争,别再讓特朗普那樣的人赢。

要是覺得X的算法推薦機制已然喪失公允,也可以搜集證據,進行報道,以此反對X。而退出是一種怎樣的勝利呢,自我勝利?推行政治正确時,不讓一些不正确的人玩了,是勝利;現在不跟他們玩了,又是勝利?政治正确引發的取消文化,好歹還遵循了市場邏輯,不正确的人在不在乎政治正确的地方還是可以找到存活空間。現在這波退出,幹脆是退出市場,然後說你這個市場有問題。

《飛黃騰達》中的特朗普,也許和事實上的特朗普出入不多,但電影和特朗普的支持者們離得很遠,甚至沒有一點關系,在這個事實維度,它一片空白。《衛報》們呢,離事實更近還是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