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夢想、孤勇者,像《立春》這樣的故事,一般電影會采用夢想成真的結局來激勵世人,但顧長衛好似對夢想的火炬并不感冒,他用一個塵歸塵、土歸土的結局,如一盆冷水澆滅了火炬并重重的擲在地上...
離開,去遠方,是每個小城青年的第一理想,至于為什麼必須要離開,大多是因靈魂的無處安放,小城太小、太舊,所有新鮮事物都會在這裡被折射出怪物的樣貌,更遑論西方藝術這個舶來品,所以小城成了人們肉身暫時寄存之處,離開時随時會發生也必須要發生,就像蔣雯麗飾演的王彩玲,她把醜陋的肉身放置在北方小城,靈魂與理想早就托付給北京,其實這個地方不一定非的是北京,“北京”隻是一個具象,它可以是任何适應夢想生存的城市,再直白點,隻要離開小城,處處都是北京...究竟在小城遭遇了什麼,令她如此的決然?
王彩玲的心比天高與謊稱的北京有人是一組絕妙的互諷,在小城,她心比天高的依憑是歌唱天賦與那個自欺欺人的“被調走”,歌唱天賦或許是真(本人對音樂知之甚少),但“被調走”(北京有人)卻是十足的假,這個假是她粉飾自己醜陋面龐的遮瑕霜,唯有如此,她才能騙自己同時騙别人,主動面試時的窘态清楚的說明她被夢想抛之門外,而她依然希望用一紙戶口離開小城,她必須要離開,否則光環褪去,她會摔個粉碎。
是什麼讓她最終選擇退守小城,将肉身永遠安放在最想離開的地方呢?是她的拒絕和絕望!如果說她拒絕周瑜尚可以用清高解釋的話,那麼拒絕胡金泉的請求就有着某種避禍的嫌疑在其中,或許在此刻她才發覺自己與小城裡的其他人并無二異,而拒絕高貝貝的道歉,則将她徹底的推進小城,因為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本就如高貝貝編寫的謊言一般,隻不過造謊者是自己,謊言碎了,夢就該醒了!
絕望在夢想後降臨。否定了與小張老師(董璇)的友情,遇見了那個曾愛着的男人,一切是那麼的自然,但時機卻是那麼的醜陋,如她的面龐,這種絕望是對她自己的,也是對生活的,絕望過後是永遠的臣服,向命運下跪!
誰也不能阻止春天的到來,但不是每個都能等來自己的春天,命運高懸穹頂,理想從未降臨,一個個王彩玲渴望出走又無奈歸來,中間丢了的不隻是夢想,還有為人的生氣。
你是王彩玲麼?不要着急下結論,先探探你的呼吸是否溫熱...
你的呼吸是否還溫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
兩個“王戰團”,一片“太平洋”
由顧長衛執導,葛優、王俊凱主演的電影《刺猬》,是今年大銀幕之上,我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喜歡它不單是因為葛大爺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凱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個風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顧長衛”的作品。一如《 ...
【喬妍的心事裡裝着兩具空棺】
在大銀幕上,我有很久沒看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喬妍的出現。聽起來或許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對“喬妍心事”最好的賦形。兩具空棺,一具是父親的、一具是“喬妍”自己的,從父親落水身亡、喬妍離家遠走的那刻起,這兩句空棺就一直裝在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