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時代,有一部偶像劇敢于向同行編制的“濾鏡”出錘,讓愛情回歸愛情,讓每一個想愛的人都有勇氣去愛,讓每一個有愛的人都倍加珍惜愛,她的名字叫《濾鏡》。
1️⃣回過頭來看,《濾鏡》中關于“濾鏡”的設置可謂用心良苦、匠心獨具。
蘇橙橙的“濾鏡手镯”,折射出的是大部分人擁有的容貌焦慮,在美無上限的當下,這種焦慮如同癌細胞潛伏在每個人的體内,打碎它不可能,但我們可以選擇一種真實且舒服的方式與之相處,在“濾鏡手镯”物歸原主後,唐奇苦心告知蘇橙橙的就是這個道理。
唐奇這個人物,看起來好似并未沾染世俗“濾鏡”,一直在做自己的路上高歌,但分明的,我們能從他與蘇橙橙相遇後産生的一系列改變——變得善于交流一些、變得暖意外露一些、變得理性與感性愈加均衡,産生這些變化的原因無疑是愛,是愛情,他從實驗室裡的唐博士,成為懂得在兩個人的情感中,獲得職業意義外的幸福,倒推可知,唐奇的“濾鏡”是職業濾鏡。
林媛的“濾鏡”是原生的,這是《濾鏡》的另一個層面,如果說唐奇和蘇橙橙的愛情講述的是真心換真情,形成“1+1>2”的愛情效應,那麼,林媛與顧嶼的故事,更偏重的是療愈。林媛從堅定不婚不育,到願意生下“意外來客”,其中,顧嶼這個角色擔負着彌合創傷的作用,最終林媛放下“濾鏡”,願意往前走一步,與其說是愛情奇迹,不如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創傷,除了時間之外,還會被另一個人治愈,這裡講得是勇氣。
再加上,那些灑落在劇中大大小小的濾鏡,《濾鏡》這部劇幾乎覆蓋了現實中苦惱着你我的各種濾鏡,有些深挖、有些淺鑿,但都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彰顯着一種頗具人文關懷的創作觀,很難得,她能在各大平台拿下同期評分第一一點也不奇怪,她值得!
2️⃣演員與角色的雙向成全,是《濾鏡》常青的壓艙石。
鬥膽預言,《濾鏡》會是往後兩年被反複觀看和提及的現偶劇,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濾鏡》的演員和角色的雙向成全是我在近五年的現偶中見到過最好的。
檀健次與唐奇,幾乎打破了現偶的邊界,看完的觀衆,一定會驚呼“原來現偶男主還能這麼演”。在《濾鏡》中,檀健次幾乎掏出從業所學,微末的表情、眼技的閃光、搞笑的拿捏、深情的動人,看完《濾鏡》,你會覺得檀健次無所不能,而經由他塑造的唐奇,則是那麼的與衆不同,你在現偶中幾乎很難找到和他一樣有趣、有情、有看頭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向奔赴,雙向成全,在唐奇之後,檀健次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朝着“内娛無代餐”猛進。
李蘭迪和蘇橙橙,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看李蘭迪的女主戲,她大氣明媚的外表,以及頗寬的戲路讓我驚歎。特别是,李蘭迪對于一些内心戲的外化處理,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她的細膩是同年齡層演員中少有的,她和蘇橙橙這個角色有着先天的貼合,所以看《濾鏡》的時候,我常會産生李蘭迪與蘇橙橙齊步走的幻覺,在《濾鏡》之後,希望看到她更多的角色。
其餘演員,我隻能說導演選擇太準了,就連我一向覺得“就那樣”的高瀚宇都在顧嶼的角色裡發光發亮,全劇無死角,是我對《濾鏡》演員與角色适配度的評價。
3️⃣現實意義與長尾巴一道,高飛長飛。
在這裡,我想先講講《濾鏡》這部劇的定位,她不是常規的愛情系或是治愈系,而是長尾的現實白皮書。想要去愛的,打碎濾鏡,可以從中獲得某種勇敢的力量;想要治愈原生之痛的,亦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焦慮着的,可以對号入座,尋找出逃之法;在這本白皮書中,即便沒有可以拿來直接使用的步奏,但隻要瞥上一眼,一定會有頓悟,這是完全超越現偶狹窄局限的力道,《濾鏡》就是這樣一部突破類型邊界的長尾劇。
《濾鏡》已完結,但“濾鏡”仍存在,如果你也困惑、膽怯、駐足,不如走進《濾鏡》,這裡啥都有。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