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脫開二次大戰的時間線,脫開受苦的猶太人和令人髮指的納粹行徑,以「陌異化(Defamiliarization)」的角度去看熟悉不過的史實與材料,那麼,利益區域( The Zone of Interest,2023)是一部托意於歷史事件的當代寓言和警語。

2、比納粹更驚悚的是,男主角是一部工作機器,一如人本心理學家佛洛姆所擔憂,當代人最大的困境,就是人異化成機器。職務的升降對他而言並無悲喜可訴,在宴會廳慶功宴中的他考慮的是如何執行工作,甚至於對妻孩,他也沒有流露出一點人性。女兒睡不著覺的時候,他是朗讀機器;妻子拒絕和他一起搬家的時候,他很意外的表示這是一個他從未想過的決定,然後接受了下來。還記得他妻子對他的形容:「他在家也總是工作。」而對於床笫間夫妻的絮語,他也沒有像妻子那樣開懷的笑容。升遷的高興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誰升遷不高興?欲望的發洩是「理所應當」的,因為生理上有需求,所以電影中也無須有細節的描繪——一切就像睡前關燈一樣,是生活必然的程序和習慣。

3、我們總以為歷史風暴的中心是男人,可是歷史中的男人都悄悄的受制於家庭中的女性——家族主母、母親或妻子,比如電影中這位奧斯威辛的女王。丈夫的「虐囚」行徑對這施虐者而言是「工作」,而我們也隻是「聽聞」集中營中慘絕人寰的哀號和呼喊,反倒從側面觀眾「見證」了這名女主人喜怒無常的暴戾:拒絕跟隨丈夫調遷,因為不想搬家;怒斥女僕,揚言把他們燒成灰燼撒在田間,因為不高興其母親不告而別;掛斷丈夫的電話,因為想睡覺;穿著掠奪來的貂皮大衣,塗著偷竊來的口紅,贈送他人拾獲的珠寶,然後叮囑丈夫如果有什麼像是巧克力的好東西記得帶回家,因為他要。他想、他不想,他要、他不要,他的自我是他所有行為的準則。

4、這個優渥的家庭,我想是人人羨慕的,而我們所羨慕的資本家這種有閒階級的優渥、豪奢、高消費生活,奠基在哪裡?說到底,哪一個不是「斂」過來的?每一磚瓦,每一草木,可以說是踏骨踐血而來——我想起有人說股神的投資獲利,不過是廣集菜籃族小股民的家用而來。這家的女主人汲汲營營,為兒為女打造的夢幻家園,如經世易時移,又安在哉?王安石雨霖鈴:

孜孜矻矻。向無明裡,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回倉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