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導的作品有種濃濃的鄉土氣息,樸素之美。理想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往往為了得到或守護什麼,需要在其他方面作出犧牲。時代背景影響人價值觀念的形成,為了生存,阿遠放棄學業打工掙錢;到異地當兵,情侶分離,戀情也随之消逝。而阿雲主動放棄這段關系,轉而跟其他人結婚,或許是因為心中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守護。
  在車站阿雲差點被陌生人拉走,好在阿遠及時趕到;阿遠發現自己的自行車不見了,敢直接偷别人的車以轉移損失,阿雲阻止了他。阿雲是天真單純的,沒見過多少人性險惡,不懂社會世俗那麼多彎彎繞繞的東西,而阿遠現實但有些悲觀,比起無私更傾向于自私,或多或少懂得人情世故。兩人的價值觀念本就大相徑庭,注定無法真正地相互理解。
  他們分隔兩地,感情尚存,然而阿雲對關系的失望在心裡的角落不斷累積。她要怎麼開口跟遠方的阿遠承認自己變心呢,倘若她不表明,阿遠又要如何做出改變呢。無可奈何,阿雲默默糾結良久,最終決定離開,而這一切在阿遠的角度看就是對方莫名其妙很突然地斷了聯系。阿雲雖然沒有明說,但比起阿遠這樣個人事業優先級永遠高于愛情的類型,自然希望選擇另一個對自己更加好的人吧。待失望超過忍耐的限度,再舍不得也會說再見。
  郵差可能是導緻阿雲離開阿遠的始作俑者,背地裡挑撥離間;也可能隻是一個導火索,作為阿雲渴望理想愛情的符号象征而存在,換作誰都可以。悲劇是真,但現在反而覺得,順遂美好的感情關系太珍貴了,愛而不得似乎才是人間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