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獲獎名單出爐,簡·坎皮恩憑借《犬之力》獲得了最佳導演,她還憑借前作《鋼琴課》成為第一位獲得金棕榈的女導演。

...

導演簡·坎皮恩在領獎時,發表的獲獎感言在外網引發巨大争議,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塞琳娜·威廉姆斯和維納斯·威廉姆斯都出席了這場頒獎典禮,坎皮恩在獲獎感言中說:“維納斯和賽琳娜你們真的很了不起,但是你們不用像我一樣和男人競争榮譽。”

這句發言遭到大量網友批判,很多人表示威廉姆斯是打過混雙的,賽琳娜曾對決費德勒,她們完全有能力和男子網球運動員競争,很多黑人網友則認為這甚至是涉及種族歧視的言論。

...
塞琳娜·威廉姆斯圖片

...
nba魔術隊的霍華德和女網一姐維納斯·威廉姆斯

目前坎皮恩已經公開向威廉姆斯姐妹道歉:“我做了一個輕率的評論,将我在電影界的情況等同于賽琳娜·威廉姆斯和維納斯·威廉姆斯所取得的成就。我無意貶低這兩位傳奇的黑人女性和世界級運動員的價值。

事實上,威廉姆斯姐妹在場上(和場外)都能與男性對峙,她們都提高了競技的标準,并為這個世界上女性的更多可能性打開了大門。我最不想做的就是去折損這些傑出的女性。我愛賽琳娜和維納斯。她們的成就是巨大的和鼓舞人心的。我向你們道歉,并由衷地祝福你們。”

洛杉矶時報發表文章表示,坎皮恩的這一突發狀況,将可能對她的奧斯卡之路蒙上陰影,本周四開始的奧斯卡最終一輪投票将決定今年奧斯卡獎歸屬,《犬之力》和坎皮恩被視作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有力競争者。(Via 微博@導筒)

...
來源信息已獲得“導筒”授權轉載發布

此前,第26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ADG)授予導演簡·坎皮恩(《鋼琴課》、《犬之力》)電影影像榮譽獎,坎皮恩在獲獎感言中提到,自己已經感染新冠,但并沒有感到不适:“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了。”

...

演員山姆·艾裡奧特(《一個明星的誕生》)在近日對《犬之力》發表了令人咋舌的攻擊言論,“這就是一坨屎”。他把影片中的牛仔比作“隻打領結,衣不蔽體”的男脫衣舞者。“他們穿着小褲衩,光着膀子到處亂跑。整部電影都在暗示同性戀。”

記者告訴艾裡奧特,在《犬之力》中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牛仔本就是一位同性戀,但艾裡奧特依舊不依不饒,開始辱罵簡·坎皮恩亂拍西部片,“這個西部片中的西部在哪裡?”

“這個來自什麼鬼地方的娘們到底對美國西部了解多少?為什麼tmd要在新西蘭拍攝這部電影,并稱它為蒙大拿州?還說這就是蒙大拿的樣子?這tmd要把我搞毛了。”(Via微博@看電影)

...

以下這篇文章為簡·坎皮恩導演的生平綜述,看看這位女導演是怎麼憑一己之力成為金棕榈首位女導演,十年磨一劍的《犬之力》又如何斬獲衆多國際重要獎項。

在她飽富争議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她對真實女性視角的理解。“女性的品質對男人來說并不意味性感,但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

那麼我們來預測,這次發言事故是否會讓她無緣今年的奧斯卡獎項呢?

...

從繪畫到電影

簡·坎皮恩出生于新西蘭首都惠靈頓,父親理查德·M·坎皮恩是一位話劇、歌劇導演,母親則是劇作家兼演員,兩人成立了新西蘭演員劇團。

可想而知,成長于這樣的家庭,簡很自然地投向了藝術的懷抱。

...

起初坎皮恩并不願從事演藝相關的行業,領悟力過人的她在1975年拿到了維多利亞大學人類學的學士學位;

1976年奔赴倫敦的切爾西藝術學院并開始遊曆歐洲,1979年她又從澳大利亞的悉尼藝術學院畢業,獲得繪畫專業的學士學位。

...

要說坎皮恩和電影結緣,那還是她遊曆歐洲期間,在倫敦求學的她分别觀看了維姆·文德斯的《大路之王》和伯格曼的《假面》,兩部大師之作對于學生時期的簡來說猶如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相比于繪畫這一藝術形式的局限性,融合了聲、光、電及多種藝術的電影才是她大展拳腳之地。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剛開始接觸電影的簡有一個很理想化的想法,那就是在沒有科班的背景下,自籌資金拍電影。

...

1980年,她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Tissues》,簡對這部概念先行的作品很滿意,并為朋友免費放映,直到被告知“短片裡沒有任何全景鏡頭”時,才意識到自己對電影一無所知。

不過這部短片幫助她進入了澳洲廣播電視電影學校。

随即她成了當時扶持政策的受益者,因為一旦錄取,政府就會資助這些學生,讀書不僅不花錢還有錢搞創作,對于任何一位電影人來說,這裡都是天堂。

...

不得不說簡的創作土壤絕非其他學生可比——繪畫給予其對于畫面色彩與結構獨特的掌控力,而在刻畫人物上,她細膩精準的領悟也總會脫穎而出。

有人說童年決定一切,成長在演藝家庭的簡自小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這種潛移默化也不能忽視。

很快,主修導演專業的簡就在電影領域展露天賦,在校期間拍攝的大量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短片如刻畫青少女純真夢想的《一個女孩的故事》、性别剝削的心理劇點影《閑暇之後》、實驗性強烈的《私語時刻》、包括在戛納獲得短片金棕榈獎的《果皮》,都成為其導演生涯起步階段的堅實基石。

...
果皮劇照

戛納成名,破浪乘風

《果皮》被認為是坎皮恩成名的起點,這部在學校拍攝完成的短片在1986年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上大放異彩。

從她的短片中我們不僅看到青年坎皮恩展露出非凡的透視觀點與影像張力,更看到一顆敏感的電影心靈如何萌芽。

1989年的《甜妹妹》是坎皮恩導演并參與編劇的第一部長片電影,也被看作是其個人風格的奠基之作。

...
《甜妹妹》入圍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片中,坎皮恩既保留了過往短片中的解構主義思維,又以非凡的掌控力向更加成熟的個人風格邁進。

從這部電影開始,她此後的每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女性,她說:

“我感覺就像有人問我為什麼講英語一樣。之所以女演員在我的影片中占主導地位,那是因為我也是女人,我理解女人,我理解女人的靈魂,女人的一切。這是我獨特的洞察力。”

...

當然,坎皮恩最負盛名的作品當屬《鋼琴課》。

當年這部電影曾與陳凱歌的《霸王别姬》共同摘得戛納金棕榈大獎,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

相較于《甜妹妹》的低成本,39歲的坎皮恩終于有了足夠多的錢來完成一部“價格不菲”的電影。有了錢,那就幹點沒幹過的呗。

于是,坎皮恩便在《鋼琴課》裡講了一個她一直想講的情色故事。

當然,影片同樣充滿了坎皮恩細膩的女性凝視和哥特式的浪漫,但與此同時她揭示了不再壓抑欲望的女性所付出的代價,對于身處在父權社會的女性,遵從内心的欲望意味着斷掉手指以及被丈夫強奸。

除了女性主義,影片大背景中還涉及了殖民曆史,有一些聲音批評該片以犧牲新西蘭原住民的利益為代價來為女性叙事做嫁衣。

正如坎皮恩日後所遭受的批評,當不同的弱勢群體出現在影片中,不可能做到道德完美的叙事。

...
《鋼琴課》劇照

雖然在28年後的今天看來,《鋼琴課》中的性隐喻、政治暗喻已經有些過時,但這些在坎皮恩真實、優雅、詩意的鏡頭前,不過是白璧微瑕罷了。

本應是一部獨立電影的《鋼琴課》意外的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之後,坎皮恩成了影壇的焦點人物。

健談的她有了金棕榈和奧斯卡的加持,不僅為未來尋找投資方打開了國際大門,也使得她正式跻身頂尖女性導演的行列。

...

不過這很難稱得上她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因為在同一年,坎皮恩剛出生12天的兒子夭折了,這樣的悲痛是無法被事業上的成功抵消的。

或許是由于人生的大起大落,此後她的電影似乎出現了一種明顯的傾向性。

正如1996年由妮可·基德曼及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的《淑女本色》其中的一個場景,伊莎貝爾幻想自己與三位男性追求者在床上親吻、互相愛撫。

很明顯,這不是關于“愛情”,而是她作為女性對于身體接觸的渴望,坎皮恩在影片中将她描繪成獨行的女騎士,一個被“不完全啟蒙”的女性。

...
《淑女本色》劇照

而三年後由凱特·溫絲萊特擔任女一号的《聖煙》則是坎皮恩罕見的一次無厘頭風格。

不過因為其過度依賴于澳大利亞喜劇的怪誕以及對郊區家庭的刻闆印象,淪落至既無法吸引澳洲本土觀衆也讓國際觀衆喪失興趣的尴尬境地。

...
1999年《聖煙》獲得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女性題材電影獎

但《聖煙》并不是簡·坎皮恩最離經叛道的作品,《裸體切割》才是。

這部改編自蘇珊娜·摩爾小說的同名影片被罵得更慘,比如以非現實主義的形式刻畫紐約,以及對片中黑人角色的種族刻闆印象……

負面聲浪差點毀了坎皮恩的職業生涯。

...
《裸體切割》劇照

在《裸體切割》之後,坎皮恩給自己放了長假,甚至嘗試過在新西蘭的荒野裡隐居,她想看看不工作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2007年,她以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回歸影壇,不過她更重要的身份是作為受戛納電影節60周年慶典邀請的35名導演之一。

...

當安哲羅普洛斯、羅曼.波蘭斯基、阿基·考利斯馬基、王家衛、北野武等齊聚戛納時,坎皮恩作為唯一的女性,這讓她覺得有些怪怪的。

曾在1993年憑《鋼琴課》摘得金棕榈的她帶來參展的是一部将自己裝扮成昆蟲模樣的女士,在一家影院内被踩踏的故事。

她表示,短片闡釋了為何隻有極少數女性能夠參與電影制作的現狀。

“我隻是認為現實世界就是如此,男人控制金錢,他們來決定哪些人能使用這些金錢。”

一同受邀出席的埃及導演阿托姆·伊戈揚告訴坎皮恩他十分欣賞其以女性視角拍攝的性愛場景,尤其是《裸體切割》中蒸汽浴室的場景,他認為這是“我所見的最色情的場景之一”。

但是坎皮恩認為,一些男性導演被女性同行的觀察力所“震驚”的原因隻是因為他們認為女人看世界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角。

“我認為,女性美好的品質是其寬容大度、敏銳直覺和全心付出信任的能力,她們可以情緒善變,可以悉心養育,可以甯靜祥和,她們會将這個星球視為自己的孩子而加以愛護,”她說,“這些品質對男人來說并不意味性感,但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

...

角色多“瘋狂”,作品引争議

坎皮恩的電影通常都在塑造那些社會主流之外的沉默的女性。但她絕對是女性電影執行者中聲音最大的一個。

因此也常常被貼上女性主義者的标簽。而這個簡單的标簽顯然無法涵蓋她的角色所面臨的困境和其作品的深度。

坎皮恩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性格執拗,敢于對傳統的男權社會說“不”,甚至不惜與與她們的丈夫、父親或者兄弟等産生直接沖突。

因此,“強勢”、“獨立”、富有反叛精神等字眼是影評人和學者們解讀坎皮恩電影最常出現的。

...

但被更多人忽略的一點是,坎皮恩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通常都在遭受着身心的雙重“暴力”。

曆史學家與女性主義理論家通常會為這類拒絕屈服的角色貼上“瘋狂”的标簽,而坎皮恩擅長用鏡頭語言描述女性的心理世界,展現她們在精神層面上需要面對的困境與所謂的“病症”,展示她們的掙紮與反抗,但并不給出“治愈”的方式。

如《天使與我同桌》中的珍妮特·弗雷姆,由于極度害羞與社交障礙,被誤診為精神分裂;

《鋼琴課》中霍利·卡特飾演的啞女艾達從6歲起就處于失語狀态,但坎皮恩并未交代前因;

《淑女本色》中的伊莎貝拉或許是唯一一個不“瘋狂”的角色,但是她下決心創造生活的行為仍是“瘋狂”的。

...
《天使與我同桌》獲得了1990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被視作女性導演的旗幟性人物對越來越商業化的電影行業感到失望,

曾經是她心中最前衛的藝術到如今卻為了取悅觀衆而愈發保守。

于是在2013年,她轉而拍了一部六個小時的迷你劇《謎湖之巅》,備受好評,獲得了三項艾美獎提名。

之後,又發生了太多事,尤其是“Metoo”運動讓整個電影行業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很多坎皮恩幾十年來一直在重複的願景開始被嚴肅對待,正是在這個女性上位的時代,從職業生涯一開始就專注于女性的坎皮恩推出了第一部以男性角色為中心的——《犬之力》。

...
犬之力劇照

不得不說,67歲的坎皮恩仍是目光如炬,一下子戳中了“男子氣概”的軟肋。

用世俗觀念中充滿男子氣概的西部牛仔世界告訴觀衆,雖然恐同的是他,厭女的是他,坐擁權力和财富的也是他,但是他慘到不能示弱,慘到不能說“我會輸”,慘到必須摧毀真實的自己來證明自己的不可被摧毀。

...

盡管坎皮恩的作品粘附有很強勢的表達欲,但電影終歸仍是由男性主導的競技場。

坎皮恩作為被大寫加粗的“第一”,在數十年的職業生涯裡,我想她更切實的感受或許是“話語權的稍縱即逝”吧。

今年的戛納金棕榈頒給了朱利亞·迪庫諾和她的《钛》;威尼斯的金熊獎選擇了40歲的奧黛麗·迪萬,銀熊獎則落到坎皮恩自己手裡;Z年初拿完奧斯卡年尾又推出商業大作《永恒族》......

回首過往,當坎皮恩單槍匹馬闖入以男性為主導的影壇時,身前冷冷清清,如今這名被視作先驅的女導演感慨萬千:

“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事情。我認為它是永久性的,我會為此付出行動。我終于可以想象自己進入了男人的世界,而将女性知識帶入這個世界是令人興奮的。”

她相信女性電影人可以改變電影,她對此堅信不疑。

文:摸魚

公衆号:抛開書本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書本影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