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青春不再的老大叔,對于青春題材的電影,我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态度——
因為我嫉妒那些熱情、嫉妒那些說走就走的毅然、嫉妒那些打不斷的友情。
我就是就嫉妒這些還在青春裡撒歡的孩子們。
所以對于我來說,比起輕松的喜劇,我更喜歡看到那些經過青春的痛苦和折磨後,成長為大人的故事。
看他們怅惘,看他們遺憾,看他們分離,看他們回憶。
當我看到他們經曆了我所經曆的一個片段,或者一切時,這種共鳴以及一種回憶的激發,是這種電影所帶給我們的魅力所在。
青春在每個人眼裡總不一樣。
在《燃野少年的天空》裡,就是一個舞台,就是一場舞蹈,就是燃燒。
在《少年的你》中,青春是仇恨、歧視、自卑、鮮血攪拌形成的一團爛泥。
在《那一場呼嘯而至的青春》裡,是刀光劍影,是江湖。
在《匆匆那年》裡,是成人般的青春,是為了愛情敢不做最後一道大題的犧牲。
所以,它是殘酷的,也是歡樂的,是單純的,也是充滿荷爾蒙的。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想展現給大家的,便是一個又哭又笑,又傻又成熟,滿是精靈鬼,卻又在某刻會成熟的青春。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糅合的産物。
女主李進步穿越到了自己母親李青桐的18歲那年,她陪伴着自己的母親經曆了樂隊的演出、和學霸的戀愛與分手(我這算頂客氣的說法了,就是個渣…..)、父親的去世、放棄大學機會、意外懷孕、青梅竹馬的接盤……
是不是有很多熟悉的影子在?
《你好李煥英》的母女好閨蜜,《匆匆那年》裡圍繞高考産生的甜蜜和裂痕,《大約在冬季》裡熟悉的接盤俠,《哥,你好》裡無法拯救的父母宿命。
這部電影裡,講述了母女、父女、閨蜜、初戀、青梅竹馬、朋友,有愛情、友情、親情。
此刻,影片的短闆展露無疑——
感情線的過度分散,既讓影片的各種要素無法集中表現某一個情感,也分散了觀衆的注意力。
影片中母女之間的感情,本應該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既從對于這個18歲的“媽媽”隻有滿心的抱怨,到成為無話不談的閨蜜,真正進入了對方的心房,再到經曆了波折後“媽媽”真正成為媽媽,從怨氣到友情再升華到親情,這本應是一個非常脈絡清晰的路徑,可惜本片的這個路徑,與狗血的愛情三角戀、時隐時現的父女溫情、支離破碎的死黨友情,這三條路徑交織在了一起,會讓觀衆感到迷茫。
面對親情、愛情和友情,觀衆所感受到的情緒波動是不一樣的。
親情是一種溫暖,讓人舒适;
友情是一種燥熱,讓人蠢蠢欲動而又大汗淋漓;
愛情是炙熱,有讓人飛蛾撲火的魔力。
三種不同的感受是無法同時在觀衆心中激起巨大的漣漪的,它隻會相互擾動,最終呈現一個雜亂無章的結果。
在一部電影中,展現複雜的感情很困難,展現單純的愛或恨要更容易,也更容易得到觀衆的反饋。
所以當我們去看《教父》時,是需要思考其中的每個人的行為,而我們在看《約翰威克》時,隻需要感受憤怒帶來的後果就好。
而本片并非全是短闆, 在演員方面,全片大部分使用了網劇的原班人馬,而電影中新加入的演員,比如王皓、賈冰、楊皓宇,都成功期待了為該片增加更多喜劇要素的作用,可以說選角是成功的。
尤其是楊皓宇,一個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班主任形象,真是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從氣質上看,沒有脫離楊皓宇之前角色給我們帶來的感受。
所以隻是單從創作者的叙事手法這點看的話,本片我認為不如《燃野少年的天空》和《匆匆那年》。
再次強調,青春電影,單純一些要比複雜一些更好。
當李進步穿越過去之後,見到了李青桐,李進步從父母愛情的攪局者,變成了母親的閨蜜,最後,當破銅爛鐵樂隊演出完畢,落幕那一刻,李進步回到了現在,對于18年前的一切,成為了她和她的秘密,最珍貴的記憶。
這樣更單純,也更美好一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