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本文的契機是之前(ep16的時候)與一位外國友人的交流,我和他推薦了《窺探》後他表示對題材非常感興趣,連夜看了6集并和我分享了他關于導演剪輯的一些看法。昨晚本作終于完結,我也打算綜合他的一些觀點,簡單從3個角度談談我對于劇集的評價。

劇情

其實本身的故事線并不複雜,實際體量是沒有必要拍攝20集的,關于這一點我會在剪輯的部分多分析一下。《窺探》的劇本構思還是比較精巧的,開篇的連環殺人很吸引人,變态基因的設定又多了幾分科幻與社會寓言的意味,讓人期待後續的發展。當時外國友人問我這部劇的twist是什麼,因為他認為韓劇是以反轉而著稱的。對于這部劇,大概有3個層次的遞進:

1. 醫生與80的殺手之謎。關于這一點其實豆瓣組内不少人都猜到了,所以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反轉。我個人認為這個伏筆處理的比較好,因為并沒有花很多篇幅就給出了較為明顯的鋪墊,并且在劇集中期便給出了準确答複,并不冗長。

2. 換腦疑雲。換腦我認為是存在一定争議的,因為算是一個架空的科幻概念,會讓逐步分析劇情的觀衆有種當頭一棒的感覺。但說回這個設定,也算是與片名的《mouse》以及獵頭的殺人目的有一定關聯性(也回應了給年輕博士寄送老鼠那一幕)。一旦接受這個設定,劇情的深度會提高一層,劇集後段80的深深忏悔更加耐人尋味。我認為這個設定是本作亮點,如果能在前面給出更加細節的暗示,會讓讀者在伏筆收回時更有種恍然大悟之感。

3.OZ。其實我個人認為OZ組織并沒有太大存在的必要,事實上将這個設定剝離開來也可以通過修改一些支線劇情讓主線劇情合理化。可以理解編劇是想給引入《楚門的世界》類似的概念,當真相抽絲剝繭時觀衆可能會倍感震驚。但是因為oz組織更像是觀測者的身份,所以存在感并不會很強。再者,不論是《楚門的世界》的攝影棚,還是缸中之腦或者《黑客帝國》的科幻構想,都是具有設想層面的可行性的。但是對于OZ,能夠24小時監視并且可以肆意殺人,到這個層面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的。從根本上來說,為了世界和平而屠戮個體,也就是“大愛”、“小愛”之辯,對于以連環殺人案受害者家屬為核心群體的組織來說是有些矛盾的。像劇中奉依那種以為過去心理陰影而保護小女孩免受毒手的行為,我認為才是符合正常人思維的。

然後談論下人物設定,我認為劇中存在人物冗餘的情況,有點不太符合“契诃夫之槍”的叙事風格。比如律師,雖然說是前文鋪墊的伏筆“第三個基因攜帶者”,但是他的出現對于劇情有什麼推動作用嗎?我認為内容是可以壓縮的。

再比如po之死,可以認為他的死亡會推進議員對于堕胎法案的通過,但是為什麼在他刺殺之前還要整一大段“女兒出生購買禮物”的史詩級flag呢?對我而言除了刀讀者,對于劇情推動實在是沒有一點幫助。

對于主要人物的設定,我在劇集中期的時候就發過一個貼,認為崔pd是個關鍵人物,從結果來看她也确實算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第三方人物,幾乎串起了所有角色,并且雇人育兒的篇章确實是令人心酸,可以感受到編劇想要傳達的“有色眼鏡”觀點。

奉依與5z算是兩個直來直往的角色,行為比較情緒化,因此也沒什麼過多分析的點。醫生描寫的也相對較少,劇情推動的兩大利器:醫生的家(人人都能進)、5z的頓悟(比如為什麼能突然開上帝視角聽到一些本來聽不到的話233)。

80的演繹無疑是非常出色的,演員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眼神切換、情緒傳達都非常到位。最後一集标題“神聽到了祈禱”,佐以在教堂相擁而亡的構圖,回顧開局時的祈禱,劇情編排是相當出色的。這也是我認為換腦可取的地方,這部劇展示了什麼是對無情殺人犯最大的懲罰。讓我們為最後的80動容的同時,也很好的輸出了一些觀點,難能可貴。

剪輯

這也是我朋友對我吐槽最多的地方,因為我看的時候太側重于劇情了,導緻選擇性忽略的剪輯的問題,所以特意在寫本文的時候冷靜回顧了一下。

最明顯的一點,大量重複性鏡頭。如果能删去太多重複的鏡頭,說不定劇集可以壓縮到15集233。對于一部偏懸疑的劇集,我認為鏡頭的處理應該力求幹淨利落,讓觀衆的思考時間停留于劇情的精妙設計上,而不是鏡頭的重複堆疊上,比如《記憶碎片》或者《控方證人》。

此外,劇集中誤導性鏡頭也有些太多了。我認為誤導性鏡頭的藝術性是在于無聲勝有聲,比如一句話存在兩種解釋含義,雙向都解釋地通(比如醫生的那局“你早就知道吧,你兒子是兇手”)。但是劇集的片尾,不少都是完完全全的煙霧彈,比如5g和80的各種對視,尤其是80猛砸5z那一幕。誠然可以理解,畢竟為了吸引觀衆看下去。但是對于一部高質量的劇集來說的話,本身的劇情就足以吸引觀衆了,增加這些誤導性内容頗有些刻意制造噱頭的意味,我認為并非上策。

以這部劇劇本以及演員演繹的配置,如果能伴以簡潔明快的剪輯節奏,我認為會增分不少。為什麼偏偏要拍個20集呢,做個精巧的迷你劇,把OZ和律師劇情删一删,豈不美哉233。

主旨

其實我認為主旨可以再上升一個高度的,因為我相信不少人都是被開頭的基因設定吸引過來的。但比較遺憾的是,劇中基因的設定就是“基因=99%變态”的設定,有些先天決定論的意味,并沒有對此過多展開,對于環境因素沒有太多的筆墨。雖說最後一集聚焦了80小時候的心理,甚至有“我沒想殺死弟弟”這種關鍵話語,但不論如何也不能改變攜帶基因者沒有感情這個事實,并且這個事實就已經足夠殘酷了——因為沒有共情能力,那麼人類社會的諸多準則對于他們而言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并不是說他們不想去遵守,而是即便有可以避免的想法但實際行為也未必符合人類倫理,祈禱不成為怪物也是這個道理。更為諷刺的是,最後不再是怪物的内核原因也僅僅是換腦,并非個人的努力,先天論的殘酷一覽無餘。

既然編劇完全認可基因論的話,那麼我認為更為讨巧的方式應該是避之不談,更多地注重與80的心理變化,因為基因理論對于劇情也并沒有關鍵的推動作用。比如就算沒這個設定,難道醫生從小就會受人親近了嗎?更重要的是,難道通過了法案,就是一個太平的烏托邦嗎?

此外,劇情中段就引入了博士與獵頭觀念之争,一位立足與基因,一位立足與腦科學,有點愛迪生vs特斯拉的感覺,但這也恰恰是問題所在:劇情的出發點是基因,中期轉變為了腦科學,并且直到結局一直是腦科學占上風,80轉變的根本原因也是換腦。基因僅僅淪為了一個引子,這也是為什麼最後的結尾有一點奇怪的原因:法案通過了,一切都如同OZ設想的那樣,讓這一切仿佛是一場鬧劇,隻是多了一大群受傷的人(還有死去的人)。

因此我認為既然主旨的核心是犯罪者的内心掙紮,那麼舍棄基因這個概念(或者降低權重)是可行的。故事從一開始就聚焦于腦科學,這樣後續的換腦水到渠成,唯心論也可以大行其道,最後幾集關于80的鏡頭更貼近主題,作品的哲學性可以達到更高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