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8.5,四星半。
老年文德斯加日本,奇妙的交融與碰撞。觀感遠超預期。也可以叫《文藝老年的平凡生活》,文藝作品含量較高。
關于人物和主題:
對我很大的生活啟示是文藝理想如何融合到現實的生活之中,不沖突違背反而可以升華結合。一方面落實在現實,一方面又遊離于理想世界-理想是救贖的光、逃逸的暗道而非對抗的藥劑或武器。興趣不應當成為抵觸的負累或決絕的叛逃。
片中台詞“這個世界上其實共存着很多世界,有些相通有些不通。”實際上活在自己的世界又包容其他的世界才是最好的選擇。不必攀比和埋怨,男主沒有矛盾糾葛、内耗鬥争的心态令人羨慕。
懷着慢節奏、細緻入微的生活态度,不向信息化、平滑的現代社會靠攏,在微妙的關系中得以共存。所謂“低欲望”不止是滿足阈值和感知敏感度的差異,更本質的是滿足和感知方式的不同。和《帕特森》一樣善于從重複的日常行為中析取出詩意,任何事物和工作都能用心轉化為樂趣和學問。紮根于生活之實踐,同時又在此得到超越性。
此外,自我和社會的秩序和諧不抵觸。雖然沉默、不苟言笑,但又不拒絕責任和期望,作為社會共同體熱忱的的一份子。通過禮儀和敬畏聯結彼此,形成人性層面的平等。
不和命運直接抵抗,但又不屈服,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人。從前我覺得這是妥協、沒有野心、激情和抱負的人生,現在我卻渴望活在這樣完美的日子。
隻需自給自足、孤獨終老,有車有房-最基本的保障,有工作有朋友-最基本的尊嚴。極簡有序,有情有趣,心無挂念,無憂無慮,盡管這并非恒久的。
關于影片:
影片質感素樸淡雅、清新自然,和内容相得益彰。立場上既不批判也不憐憫,而是相對節制和冷淡地描繪。(加之碎片化的攝像略有布列松的味道)
本片用單筒鏡的方式拍攝一位不苟言笑卻心思細膩的老者,不着重凸顯其内心欲望和不幸遭遇,但情感波瀾時隐時現,在結尾段落被徹底掀起。借由插叙的次情節交代背景。
影片對動作重複的刻畫和特寫處理宛如《讓娜》,雖然節奏上相差懸殊。
腦海中的畫面是黑白和模糊的,而現實世界清晰多彩。
樹影中蘊含着侘寂美學,生活的細節中蘊含着禅意和真谛。
由于本片在紀實的風格和叙事線索之間展開,導緻略微缺乏一貫性。戲劇性的力度不足,尤其結尾牽強附會又蒼白平淡。但整體上瑕不掩瑜,雖然重量不足,但仍是相對純粹和美好的影像和觀影體驗。
畫幅似乎是4:3?
公路加音樂的搭配值得學習。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7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4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2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6
選角/表演 8.3
25.6.26小西天
來晚了二十多分鐘,沒領到樹卡
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二刷觀感簡評
A-8.4本次觀影全神貫注,絲毫不覺得枯燥或冗長,隻恨結束得太早。二刷更感受到其流暢和一貫性,看似松散的布局下實則完成度和整體性如此之高。盡管仍舊并非完美無瑕(不是指細節的而是整體性的),但更能體會到其中情感和質感很純很美,也學到了 ...
簡評
正午顯影B+7.9回看阿彼察邦早先的作品,已有風格的雛形但又遠沒有那麼精良,更為自然和開放,有種樸素大方的美,絲毫不做作。這種靈動和輕盈的氣質在此後則愈發罕見了。紀實與戲劇性兼備,故事由角色的自述而非演員的演繹來推動、操縱、編寫。依 ...
觀感簡評
B+7.8/7.9在我看來是中規中矩的二流佳作,沒有真正的深度和新意。(左右的人占座還交頭接耳,哄堂大笑,完全不知道有什麼可笑的。)開場揭露的矛盾一邊是酒精代表的激情新生代,另一方面是被漠視的邊緣化老頑固。當看到男主落寞沉腐死寂的生 ...
簡評
A8.5遠超預期。雖非多麼偉大完美的作品,但打動我了,也找不到什麼可挑剔的地方,值得五星。首尾的紅外濾鏡質感驚人,結尾的公路鏡頭孤獨寓于霓虹的街景,頗有《出租車司機》和《春光乍洩》的味道。ps.這麼精彩的電影居然有人打呼噜。自開頭起 ...
A- 一刷8.45,瑕不掩瑜。二刷8.3/8.4,依舊是佳作。觀感和簡評大銀幕的清晰和沉浸感、被淹沒的體驗是難以估量的,能夠放大現實的真相,有着無以言表的感染和說服的魔力。(30-60分鐘睡了)前半程略顯平緩累贅,後面情節更為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