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電影市場堅持以内循環為主的發展模式,院線排片最多的是國産影片,其次才是少量的日本動畫片和好萊塢系列片。如果想在大銀幕上看到其他國家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就得像關心股票行情一樣随時關注院線的排片信息。
像有的小衆影片混在一堆大片中間,排片少又不起眼,很容易被忽略掉。甚至某些電影幹脆就是昙花一現,上映時間隻有一兩天。為了不錯過這些“非主流”的外國電影,我盡量提前訂票,以便在上映當天能夠一睹為快。
前幾天剛上映的日本懸疑大片《最後的裡程》就是這樣被我挖掘出來的。它在院線的排名相對靠後,雖然豆瓣評分很高,但放映場次沒法和排在它前面的國内大片相提并論。我也是在浏覽排片信息時偶然發現了它,毫不猶豫就把票訂了。
畢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在大銀幕上看到真人出演的日本電影了,正好又是我喜歡的推理懸疑片類型。從整體效果來看,電影不管是情節編排還是帶給人的視聽體驗都比較出彩,和我早已習慣了的國産懸疑片套路完全不同,也比今年上映的不少社會題材類劇情片更有深度和内涵,真正做到了有種、有趣,還有料。
說它有種是因為影片大膽揭露了物流行業“效率至上”的真相。整個物流系統是用精确的算法來控制流水線上分揀貨物的工人和配送貨物的快遞員,既要督促他們争分奪秒地完成任務,又要在他們身上減少支出。
影片中最具諷刺效果的地方是在那個大型倉庫的宣傳牆上,貼着紅底白字的規章制度,其中有一條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但從這個跨國購物網站的管理理念和應對突發性危機的方式來看,客戶和員工的利益都輕如鴻毛,公司的利益才重于泰山 。
在那些唯利是圖的高管眼裡,隻有時間、效率和金錢,而普通人的生命與這三個要素相比,壓根兒就一錢不值。哪怕精神崩潰的員工以自殺的方式來表示抗議,哪怕配送的包裹接連發生爆炸,也不能阻止倉庫流水線的運轉,不能阻止有殺傷力的包裹繼續按照特定流程送到客戶手裡。
這部電影就比描述外賣行業生存現狀的《逆行人生》更具有諷刺性和批判性,對系統算法背後的人為算計也揭露得更加直白徹底。同樣面對被系統算法困住的局面,日本員工會主動反思工作現狀,不惜采取極端方式與制定算法的管理層抗争;而中國外賣員反思的卻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不管是優化配送路線還是靈活調整配送時段,都是為了更好地适應系統的算法。
光從這個層面來看,這部日本電影的段位就高出《逆行人生》不少。後者主要以個人成長為主題,叙事方式含蓄克制,沒有過多地去反思和批判平台算法的利益導向(為了過審,留有餘地)。
說它有趣是因為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不僅角色生動鮮活,既接地氣,又有個性;而且人物對白诙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有的對話甚至暗藏玄機,看似簡單随意,卻為後來的劇情發展埋下了伏筆。難怪網上有人建議這部電影至少看三遍,不少人物談話中的關鍵細節在看第一遍的時候很容易錯過。
這部影片的風格就是貼近生活、貼近人性,沒有高高在上的道德說教,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不管是安裝炸彈的人,還是努力尋找炸彈的人,都有自己或主動、或被動的算計和選擇,他們也都承擔了選擇的後果。盡管這種後果不能以簡單的好與壞、輸與赢來衡量。
說它有料是因為影片的拍攝手法不走尋常路線,不僅采用非線性的叙事結構,通過片段化、交錯的時間線來構建故事情節,而且注重細節打磨和前後呼應,同時還運用光影和音效,營造出步步緊逼的氛圍,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也給了觀衆更多思考的空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點很應景,再晚兩天就是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正好影片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黑色星期五”購物促銷活動的前夜,物流量和工作量遠比平時大,在倉庫工作的臨時工也數以千計。
在這個關注度和下單量迅猛增長的時段,快遞包裹接連發生爆炸,對購物網站和物流公司無疑是緻命一擊——随着實體炸彈不斷在客戶手中引爆,更具殺傷力的輿論炸彈也投向了購物網站和物流公司。并且事先預埋在快遞包裹中的十二枚炸彈恰好對應着倉庫牆上無比醒目的那十二條規章制度,這應該不是巧合吧。
雖然電影沒有過多指責那位連續爆炸案的始作俑者——作為購物網站自殺員工的未婚妻,她背負了難以想像的精神壓力,但她的報複手段卻和那些反社會的恐怖分子沒有什麼區别,同樣殘忍血腥,同樣都是針對無辜群衆的無差别攻擊。
這讓我想起了發生在9月份的黎巴嫩尋呼機爆炸案,那些受害者怎麼會想到随身攜帶的尋呼機居然是一個定時炸彈?就像電影裡的小女孩,她再有想像力,也想不到在購物網站上買給媽媽的禮物早已被預埋炸彈。要不是快遞員接到配送中心通知,及時趕到小女孩家裡,把炸彈扔進洗衣機,估計整棟樓都會被炸飛。
其實影片最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就在于跨國公司顧錢不顧人的運作體系、機器算法對個人自由空間的壓縮,以及逐漸異化、喪失意義感的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視,這三種因素所構成的因果鍊條,不僅影響到社會公平,也影響到社會安全。
記得魯迅先生有句名言:“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我看見的勇者大多出現在新聞報道和影視作品裡,不像怯者在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盡管他們沒有達到威脅别人生命安全的地步,但在強者面前示弱、在弱者面前逞強倒是随時可以做到的事。
所以影片中那位替自殺的未婚夫報仇的女人,不惜用炸彈傷害無辜平民的情節設置是沒有問題的,雖然不一定符合正常人的思維邏輯,但一定符合真實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