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電影《雲邊有個小賣部》正式登陸院線。和往常一樣,我去電影院之前沒有做任何功課,連預告片都沒看,就沖着它是一部作家電影(原著作者張嘉佳擔任編劇并執導),并且幾位主演的演技也是有口皆碑,就果斷下單購票。

放映廳裡的人有點兒多,和我坐同一排的是一群女孩子,她們喝着飲料,共同分享着一大桶爆米花。影片開頭部分是長達好幾分鐘的動畫片,講述男女主角童年的故事——我一度以為走錯放映廳了。幸好片名很快出現在大銀幕上,我才确信自己坐對了地方。

雖然片頭的動畫片讓人倍感意外,但也給了我不少驚喜——制作精良的畫面,色彩豐富,質感細膩,特别是白雲籠罩下的秀美村莊,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剛好和後面的正片做到了無縫銜接。

影片在情節編排上比較反套路,除了以動畫片開頭外,還混合使用了順叙、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手法,再配上抒情優美的歌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為家庭劇情片,影片的故事架構和《走走停停》倒是很有幾分相似,男主角都是外出打工返鄉人員,他們在大城市生存艱難(職場、情場雙失意);回到故鄉以後,在家人、同學(特指女同學)的幫助下,重新找到人生動力,工作、生活也重新回到正軌。

影片的故事内容非常接地氣,不管是職場上的人情世故,還是家鄉親人的理解和包容,都容易讓人産生共鳴。并且影片擅長用誇張和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來推動情節發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比如火車突然從房間裡呼嘯而過,暗示男主産生了渴望回家的念頭。又比如身患絕症的外婆開着拖拉機,一路颠簸到城裡,把神智恍惚的男主連人帶物搬運回老家。

盡管我沒有讀過原著小說,但從影片内容來看,小說想必也是有趣又有料、極具畫面感的佳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場景設置是一大亮點,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清新古樸的小院,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

影片除了講述屌絲逆襲的主線故事,還穿插了鎮上其他人關于愛情、親情的支線故事,他們都和男主在家鄉開展保險業務時産生了交集,有的幹脆就成了他的客戶。這些支線故事在豐富影片内涵的同時,大大增強了影片的層次感,讓人既看到美麗的童話,也看到殘酷的現實。

影片還專門強調了四季的變化,以此增強故事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春夏兩季的清新、熱烈,對應的是輕松歡快的場景;而秋冬兩季的蕭條、寒冷,對應的則是沉重悲傷的主題。以至于在觀影過程中,我旁邊的女孩就沒消停過,情緒完全被情節所左右,前半場笑着吃爆米花,後半場哭着抹眼淚。

就提供情緒價值而言,影片确實用心良苦。記得劉青雲曾經說過,電影要跟看電影的人息息相關,要讓人有強烈的共鳴;不能說花錢多、場面大、動刀動槍就叫大片,真正的大片是人内心的洪流,洪流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大。在我看來,這部讓人又笑又哭的電影,算得上是情感大片。

但我非常困惑的是,這部給人溫暖美好的感覺,既有品位,又有段位的電影,網上卻是罵聲一片,豆瓣評分僅5.1分,寒碜得讓人瞠目結舌。

這使我想起去年看過的電影《涉過憤怒的海》,情節荒謬,邏輯混亂,屬于不折不扣的爛片;但網上卻有很多人點贊吹捧,豆瓣評分居然高達7.2分。

我不得不懷疑是否和那些網友看的是同一部電影,或者群衆的眼睛并不總是雪亮的,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應該就是典型的助推效應,有的時候,即使認為或者明明知道其他人是錯的,人們也會照樣選擇随波逐流。

幸好影片的票房成績不錯,用錢投票到底還是比用嘴投票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