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九零後》在去年上映時,因為排片少,我還沒來得及看就錯過了,心裡不免有些遺憾。沒想到今年七一期間,電影重新上映,盡管放映場次依然少得可憐,但我提前幾天就在網上搶到了票,有幸在大銀幕上一睹衆多國寶級大師的風采。

電影采用口述曆史的叙事風格,穿插了不少老照片和紀錄片裡的鏡頭,再配上意境深遠的黑白動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影片雖然走的是務實路線,記錄真人、真事、真情,但創作風格、畫面質量和音響效果都不輸一般的劇情片。

我正好是在影院最好最大的數字放映廳看的這部電影,第一感覺就是制作精良的“大片”兒,确實對得起那些辛苦出鏡的重量級“演員”們。

我在2018年看過徐蓓導演的電視紀錄片《西南聯大》,和這部影片的叙事風格完全一緻,隻是内容、層次要豐富得多。畢竟電影要受時長限制,不能過于面面俱到。

它們可以說是姊妹片,時間、地點、人物都高度重合。《西南聯大》注重說事,是從面上揭示中國最牛逼大學的來龍去脈,《九零後》則注重說人,是從點上介紹“90”後們的學習、生活細節,給人的感覺也更為親切生動。

銀幕上的這些“90”後們,個個精神矍铄,思維敏捷,不管談起過往的自己還是同學,都津津有味,非常具有畫面感,仿佛講述的是昨天發生的故事。

他們對于時間的流逝一點兒也不傷感,也不在乎自己早已超越同時代大多數人的年齡,仍然精力旺盛,每天都處于學習、工作的狀态。他們中有好幾位都快100歲了,還在從事教學、科研或者翻譯工作。

當我看見98歲的許淵沖老先生坐在電腦前,把臉湊近屏幕,認真敲打鍵盤的時候,除了感動佩服以外,就是想像自己年老的時候,是否還能具備像他那樣的行動力和思考力,但前提是要活得足夠長。

還有年紀最大,107歲的馬識途老先生,至今仍在電腦前筆耕不辍,去年還出版了最新著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從充滿曆史感的影像資料來看,這些“90”後年輕的時候,無論顔值還是才華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尤其當李政道、鄧稼先在聯大讀書時的老照片呈現在大銀幕上時,我聽見鄰座的小女孩輕輕哇了一聲,應該是表示贊歎吧。

當時我也在心裡默默念叨,他倆的顔值就是和現在影視界當紅小鮮肉比,也不相上下,而且絕對保證純天然。

其實他倆家境優渥,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光拼顔值完全可以超過大多數人。他們卻非要拼才華——不惜長途跋涉,到偏遠、艱苦的環境中去完成學業,為自己将來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所謂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相貌英俊的李政道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娃娃臉的鄧稼先也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了“兩彈元勳”的稱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南聯大培養這些優秀學生的物理系教授們也不容易,一邊要完成教學任務,一邊還得解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問題。

比如趙忠堯教授(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在聯大任教期間,為了補貼家用,在家裡做肥皂來賣。

又比如周培源教授(中國近代力學和理論物理奠基人)每天早上不到五點就起床,刷馬、喂馬,光腳到滇池挑水。在如此辛勞的情況下,他還寫出了《湍流論》——國際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型著作。

再比如吳大猷教授(中國物理學之父)在上課時會帶上菜籃和秤,下課後直接到市場買好菜再回家。他還買了兩隻小豬,打算養大後賣掉,貼補家用。

在西南聯大,生活條件越是艱苦,師生關系越是融洽,親如一家。不僅學生遇到問題,老師會協調解決,而且老師家裡有什麼難事,學生也會出手相助。

在我心目中,西南聯大就是中國奇迹,甚至世界奇迹——基礎設施那麼差,教授、學生的生活條件那麼艱苦,卻能培養出那麼多優秀人才——畢業學生3882人,包括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173名兩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

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我從這些“90”後身上,感受到強烈的家國情懷。他們是真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國家現階段需要什麼方面的技術人才,就去學什麼方面的專業知識,哪怕沒有任何基礎,完全從零開始學。

他們中的不少人甚至還奔赴火熱的抗日戰場,不惜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們就是一群純粹的人,坦率真誠,心胸寬廣,樂于奉獻,初心不改。

和他們的成長環境相比,我們在物質上好太多,卻在精神上差一長截。

馬識途老先生曾經給一位九零後女孩題過字——“年輕是你們的财富,但是也有可能成為你們的負擔,就看你們怎麼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馬老先生應該不是隻針對那位九零後女孩才寫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