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二刷完了《絕望寫手》第一季,和朋友在聊為什麼同樣是女性生活的題材,但是《絕望寫手》和《倫敦生活》如此不同,後者帶着絕望的希望在喪喪地生活,而前者則是幹勁十足,媽的,實在是太有勁了。

朋友說美劇不就是這樣爽的嗎,矛盾沖突都做得比較易懂、都在水面上。美版《無恥之徒》也是這樣的。但我總覺得這裡面埋藏着很深的文化根源上的不同。

真有勁,前兩天我看到谷愛淩發了一個回怼黑粉的視頻,就是這種感覺,其實她完全不用發,但是她就是有勁發。

真的很有勁。每次我看到身邊的朋友們還在做一些看來隻會加深糾葛、但不會解決問題的事情時,我就會發出這句廣場上曬太陽的老太太那種感慨。人活着活着就沒勁了。

鬥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你要把自己調整到和強者一樣強,不然你就被打跑了;而且你有時還要調頻去照顧弱者的感受,不然弱者也被打跑了。任何一方棄局一切就結束了。

其次,在這場遊戲裡,不能有一個不可戰勝的第三方,也就是說環境的因素的相對次要和背景化的,這時候你才會相信你的鬥争、你的選擇有價值。

最後,沒有一勞永逸,要有永恒鬥争的準備。

絕望寫手中的雙主角全都野心勃勃,相信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專業技術,以及人能從努力奮鬥中得來的回饋。

Deborah是功成名就但事業瓶頸期的老脫口秀演員,Ava是天天住在互聯網上的年輕寫手。用相隔了兩三代的女性、且前後輩、且同行的身份去做了很多好看的戲。

她們之間這一組人物關系如此堅實、颠撲不破。

第一季結尾,ava直截了當地指出Deborah的懦弱後,被Deborah扇巴掌;但之後,D在看到A送來的禮物,那是D年輕時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照片,标題寫着D會開創新時代嗎?A在小紙條上寫着“我覺得她會哦”;D就趕到了A父親的葬禮。在溫情的同時又有十足的爽感。

第三季的結尾,D終于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深夜檔主持機會,在此之前她和大老闆睡過,但那時候她已經被拒絕了,她獲得這個機會全賴經紀人的艱苦努力。D玩弄了A沒給她曾經許諾過的首席編劇的職位,選擇了經驗更足的老白男,因為“這個行業的女人不能犯錯”。A本來很沮喪,但在要面對一切的第二天,她以“不給我首席職位我就告訴所有人你和大老闆睡了”為要挾,獲得了這個職位。

看完三季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天呐她們真有勁。

我敢說假如把Ava的角色換成倫敦生活中的Fleabag,後者早就跑路不幹了,因為Fleabag根本無法拿出這麼強的幹勁和攻擊性來對待面前這個強勢的老女人。與強者在親密的範圍裡對抗需要變得也有那麼強。你要維持一段關系、還要呆在牌桌上,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得适合這場遊戲,變得和最強勢的人一樣強,這樣你們才能有來有回。

問題就是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幹嘛要付出這麼多去玩别人的遊戲。對抗大老闆固然會讓你變得幹勁十足,但是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當然如果你自己也建立不起自己的遊戲,你就會變得很虛無,很喪。

英劇中的人物關系,我總覺得是由命運帶來的;而美國故事中的人物關系則來自于人物的自由選擇(至少看起來如此)。但從這一點而言,英國的戲劇傳統和中國更接近,也就是更強調命運(環境)的影響,個人在裡面是微不足道的。

楊德昌電影裡面,《一一》那一大家子,絕不是主動選擇了彼此,而是命運實然;《倫敦生活》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神父不倫戀,其自我的克制、宗教的反對,包括最後的it will pass,都更多的是臣服于命運,知道自己将會一步步走向命運,濃烈的終會散去,這種感覺。

悠長的曆史和文化中心長年濕潤的環境造就了這種性格。曆史太長了,對于曆史特别長的國家,個人選擇在裡面真的很渺小。對于環境因素大于個人選擇的地方,我們會更加容易相信人的命運。

那要求就是,貧富差距不要太大,時代紅利劃分的父母子女兩代不要差距太大,環境壓力不要太大。這樣人才能跳出來。

經典美劇中,時常給我看到這種“永恒纏鬥”的決心。一直鬥争,七上八下,吵吵嚷嚷。而在生活中,我感受不到鬥争的樂趣,因為存在一個永遠也鬥不赢的力量,鬥争讓人疲倦。

美劇中,幾乎很少有以死為結尾的決心,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絕命毒師》勝于《風騷律師》的原因。我更喜歡故事中的人物在已經知曉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向命運的感覺,雖然這些步伐會讓他顯得睿智且老邁、而且死氣。Mr. white起碼是活夠本兒才死,而且本來就得了癌症。

不斷的去鬥,需要深沉的愛和源源不斷的欲望。而我的欲望已經被非常适時的儒釋道哲學巧妙安撫、切去了枝葉。

美國故事:一個适合個體向外擴張,不斷建立新的聯系節點的環境。

英國故事:在固定的環境下精神内守,在自己的命運世界裡做克制的遊樂。

再往大了說,中美最有名的奇幻故事IP,《指環王》要你敢于面對内心的邪惡,你就成了;但《西遊記》講的是,光自己很強不行,光懲惡揚善還不夠,你要歸順于環境,要與環境和諧相處。

這樣一來,每個中國人其實都背負着他的環境,一層一層的,像王八馱塔。每個人都有結構性的苦衷: 他的焦慮回避是他背後的文化背景決定的,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我非常讨厭吵架,盡管有些事情吵架或許比沉默更有效。

當然,如果再zoom out一些,美國故事裡面個人對命運的這種自信,去争吵和争取的勇氣,當然也是從環境裡面生長出來的。

那麼,到底是爽爽地鬥争、燃燒、或許會短壽一些;還是内守、和氣、溫潤,糊塗地活久一些,我也不明。

因為這畢竟不是一個誰打敗誰的遊戲,在《絕望寫手》之中,每一集每一季的懸念,實際上都是為了讓這個無限遊戲不斷進行下去,延續兩個主角間的關系。

《老友記》用了10季講友誼,散場才拍了一集,美國人真的不适合也不喜歡講散場。

從這個角度看,我其實是更喜歡主動的主角。《倫敦生活》的主角并不是被動的主角,因為她的矛盾來自于她看向鏡頭說的那些話,是她自己對自己的審視。

美國故事也會把人分兩面,但更多的是好和壞;而英國故事分的兩面則更多是,我,以及我對自己的審視。(順便一提,《欲望都市》裡的凱莉日記,與《倫敦生活》中fleabag的自言自語,看起來都在反思和審視,但絕不是一個東西。)好像也不是本我自我超我這些東西,不知道咋說。因此,我覺得我們從生下來就是帶着精神内耗的基因的,這是悠久的文化傳統使然。

我前兩天正好看到小紅書有個離婚帖子,快樂的離婚女孩背後,民政局滾動LED屏幕上寫着敢于鬥争、善于鬥争,這是中共二十大裡提出的三個務必中的内容。

下面有評論說,确實基本上隻有“敢于鬥争、善于鬥争”的人才适合走入婚姻。

其實“敢于鬥争、善于鬥争”的人也更适合活着,而且他們最好同樣遇到一批好鬥的人,因為假如他們遇到一個三句話打不出一個屁的,就算殺到對方門口,對方也不給回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Untergang,因為這個能量不被回複,也就沒被接住,他隻能自己消化了。

比較像奧運冠軍和外行人打球,假如對方接不住,打得沒意思,假如降低自己的水平适應對方,打得也沒意思。而且打球還有成型的規則,生活裡很多事是沒規則的。

裡面具體的東西我現在自己也沒搞明白。比如我有讨厭的人事物,但我又不想繼續用激進的行為去加深我與之羁絆的程度。反正就瞎幾把過着,但是偶爾看看《絕望寫手》這種劇,看到大家都這麼有勁,感覺還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