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想到用成龍和張子楓類比龍叔和小玉的簡直是天才。兩個人臉型都偏圓鈍溫潤,帶着天然的善意和親近感。

...

此沙演梁家輝最疼愛的養子也非常合适,他們的神态和臉型同樣有點相似。恰巧這兩組人物也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

...

成龍是大家的老朋友了。我從90年代開始喜歡梁家輝很久了,也一直很關注張子楓的電影。還有此沙,剛出道的時候我就關注了他微博。所以看到這部片子第一感覺真的是選角精妙又精準。

【從妹妹到拽姐】

張子楓這幾年對劇本的挑選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你能感受到她的某種決心。難以想象前幾年還像“妹妹”似的年輕女演員,能在《捕風追影》裡靠打戲立住了她拽姐的形象:從不符合刻闆印象、不被人看得起的坐在角落的“小透明新人”,成長為跟蹤隊的一張“王牌”。

...

大花們走向中女時代,老一輩們逐漸謝幕或轉型,内娛很少再見到年輕能打的女演員了。張子楓這幾年的選劇本的野心躍然于銀幕之上。退休老警察和警探小萌新,與成龍的師徒組合很有張力;另一面,從零基礎的動作戲,到大銀幕上被觀衆贊不絕口的打戲,也能看出子楓的學習能力,夠野、夠年輕,也夠聰明,知道要調動所有身體潛能去演戲。

【老學校,新學員】

劇情設計依然是教科書級别的犯罪類型片,影片開場十分鐘的酒店追逃,各種大片中才能見到的易容、換裝齊上陣。編劇顯然深谙"草蛇灰線"的叙事技巧,每一個看似随意的細節都在後續劇情中得到巧妙呼應。

正反對抗老帶新的模式在犯罪片裡并不罕見,但是《捕風追影》通過精巧的設定又玩出了新意。Old school的偵查方法與超新技術的結合,也正對應着老一輩與新一輩的重裝。

這方面的身份設置很有意思,成龍和梁家輝的角色年齡相仿:

...

以黃德忠(成龍飾)為首的警察一派和以傅隆生(梁家輝飾)為首的反派,各自都專業過硬,魅力十足。而他們作為老一輩,又要面對野心勃勃的新一輩。證明自己“彼可取而代之”是新一輩的課題;而如何在培育新人的時候不被取代,則是老一輩要面對的問題。

黃德忠是個退休老警探,本來就是被“取代”過一次的、業已謝幕的人。而他和梁家輝的那場打戲,不僅在動作上十分精彩,也在逼仄壓迫的空間下,回答了他提出的那個"尚能飯否"的問題。

傅隆生是培養狼崽子的狼王頭子,尚且身處權力頂峰,犯罪手段也驚人的巧妙,但是演員本身的曆練和角色偶爾佝偻的設計,和身邊一群嗷嗷逮捕的帥哥小反派對比,都能讓觀衆很快意識到,他雖已是強弩之末,但也依然獠牙鋒利,狠辣不輸當年。

...

罪犯怎麼犯罪,警察怎麼抓捕是這種類型的主要看點。眼鏡腿撬鎖,蘋果裡裝攝像頭,這方面又讓人學到好多新技能;輕松自然的笑點穿插在緊張刺激的追逐中,這是“龍式喜劇”的常見風味,當成龍一個人用伸縮杆将兩個年輕人一個送進洗衣機、一個打趴下的時候,我好像回到了童年時租碟在帶旋鈕的小電視上看電影那個年紀。

...

除了讓人稱奇的警方與犯罪之間的較量,如何面對失去、什麼才是親情、AI時代下如何看待腦力和科技的關系,這些話題都很值得思考。

好看的動作片是一定要在大銀幕欣賞的電影。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不在于某個單一元素的突出,而在于劇情、動作、表演、技術的全面均衡。它擁抱AI時代的新鮮元素,又保留了老派警匪片的硬核氣質;既有年輕演員的驚喜表現,又有老戲骨的穩定輸出;有特效和視覺奇觀,又有令人揪心的真實打鬥。

這種平衡感,正是我放下手機走進電影院渴望看到的質感啊!

《捕風追影》或許有機會成為八月的一匹黑馬,夠經典、也夠當代。在不同年齡、不同氣質演員的精彩演繹下,呈現出新的銳氣。新勢力、新科技、新人雖然年紀尚輕、資曆尚淺,但未來屬于且隻屬于他們;既往的經驗也不該被抛棄,畢竟抓住罪犯的最後一步,我們需要的不是高新技術,而是結結實實地铐上手铐。

影片用人物的态度展示了自己的态度:二元對立本來就是一場思維誤區,沒有“王不見王”,強者之間終有一戰;不是“有你沒我”,尊重舊日的驕傲,大膽投入新的探索,才是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