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1998)确实很适合翻拍成港片,不论兄弟情谊还是类似于“捉内鬼”的设定,亦或枪 战、飙车,都是记忆中纯纯的港片元素,导演邱礼涛对原作没有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编,仅有两处较大的改动,其余部分几乎是1:1复刻。
 
 主要聊聊两处较大的改动:①谢家俊:原作中的史宾恩,是现职谈判专家,而吴镇宇饰演的谢家俊在三年前的“陈大来案”之后,选择辞职,当起了社工,他给出的理由是“想从源头开始,帮助那些受苦难的边缘人,让他们不用走上一条不归路”,对于人物的改动,一来可以让谢家俊的登场更合理,因为谢家俊的辞职和社工工作,让卓文伟误以为他是那个线人;二来,可以为影片增添更多的底层厚度,这与“福利金被贪占”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都具有低层面向,我认为,这个改动是合理的、成功的。
 
 ②结尾:原作中,最后是丹尼举着 枪,是开 枪处以私刑还是将罪犯绳之以法,这既是职业素养和道德问题,更是人性问题;但《谈判专家》把结尾改成了谢家俊凭借出色的谈判本领和一颗大心脏,给影片做了结,这样一来,加上谢家俊人设的变化,影片比之《王牌对王牌》,更符合双雄的设定,此改动,无疑是成功的。
 
 从剧作改编层面来看,《谈判专家》是一次几乎完美的本土化实验,值得肯定;双雄中,吴镇宇略胜刘青云一筹。
改编值得称赞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别让“约死群”成为孩子的最后倾听者~ 
 轻生、约死、孩子,把这三个词联系在一起,光是读出它就令人颤栗,黄志忠却把这样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他说,总得有人发声~影片里,17岁的夏瑞阳拥有大千世界里最普通的家庭和校园生活,父母很忙、学业压力很大、世界很孤独,只有有人倾听他、温暖 ...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