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封神第一部》(簡稱《封神》),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電影的影評我寫不了,因為無論是商周的曆史,或是小說《封神演義》,古籍《武王伐纣平話》,我都沒看過,未知全貌,不敢置評。

...

後來索性去看了一本書《簡說西周史》(作者唐封葉,江蘇徐州人,80後),算是大緻捋清了商周交替時期的曆史脈絡,此時再來看電影《封神》,覺得其中與真實史實相輔相成、相互映照的幾個點很有意思,便來說一說。

備注一點,因《封神演義》我仍未看過原著,此處隻說電影内容和真實曆史的對照。

第一,武王伐纣的時候多大年齡?電影中的周武王姬發意氣風發正少年,感覺他九死一生回到西岐之後很快就要厲兵秣馬讨伐殷商了。但其實,根據《竹書紀年》中的記載:“武王(享)年五十四。”周武王大概五十四歲就去世了,距離他伐纣成功僅有兩三年光景,以此倒推,武王伐纣的時候已是超過五十歲的“高齡”。戰争結束後他全心治國,卻因憂思過度,積勞成疾,不治身亡。

...
...

第二、纣王殷壽(帝辛)真實的名字是“殷受”,“受”與“纣”古時發音相近,如今看來,電影中的“壽”實為一種潛在的人物美化。纣王的爺爺是商王文丁,也就是比幹王叔的父親。商王文丁忌憚周族勢力擴張,以封賞為名,将季曆(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召至殷都,名義上封為“方伯”,稱“周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實則軟禁後殺害。纣王的大哥是殷啟(中間還有個二哥),殷啟并沒有弑父(帝乙),殷壽繼位後封哥哥殷啟于微地,建立微國(今微山湖附近),爵位為子爵,所以殷啟也被稱為微子啟。

...
...

第四、前有周文王仁義之師,後有武王伐纣建立大周朝,大家都會認為西周王朝最有名最有功績的兩位君主就是文王和武王,其實不然,最為西周嘔心瀝血,殚精竭慮,功績赫赫的是周公旦,雖無帝名,卻功垂千秋。

...

第五、姜子牙這個人真實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他的真實名字叫做呂尚,與周公旦一樣是武王成王的左膀右臂,隻不過在後來西周大封諸侯的時候,呂尚就被封到齊國(今山東)做世代的齊王享福去了,今天很多的山東人都是姜子牙的後代,這個千真萬确。傳說呂尚高壽,足足活到一百多歲,所以經常被後世人描摹為神仙的樣子。

...
...

第七、商纣王在衆多的曆史影視劇版本中都被塑造為荒淫無度,殘害忠臣,被妖精蠱惑的角色,是個十足的昏庸國君,真實曆史上的殷受其實是個勇武多謀、力大過人的角色。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
...
...
...
...
...

第十、電影中的商朝都城朝歌其實隻是商王朝的副都,是後來建設的,商朝的原本都城是在靠北的地方,即今天的安陽,殷墟出土之處,原都城沒有城牆,南方沒有防守,後來建了朝歌,就成為了原都城的天然防守之城,也是帝王的行宮所在,但朝歌具體地址在哪尚存争議。

...

十二、周文王的首次出現是在一片麥田裡,這個是接近史實的。周朝起源于農耕,以農耕為主業,後世周族曾七次遷徙(最後由古公亶父帶了部分部族遷徙)才輾轉到達西岐(今陝西),也是發現這裡水源豐富,面山環水,适合農業發展。《詩經.小雅.莆田》記載:“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今适南畝。”周文王一定是個擅長耕作的國君,這個有可能是真的。

...

電影《封神》的導演烏爾善曾說,想把《封神演義》拍成像漫威那樣的“封神宇宙”,有合輯有單人電影,仔細想想這個主意真是不錯。中國有這麼豐富的典籍原著,都不用後續重新創作,幾百上千号人物都飽滿生動,各個展開來都是故事,神話想象力豐富,還充滿着傳統文化儒釋道文化的意境。這素材太棒,如果真能出個“封神宇宙”,那真是太贊了,無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