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院線新上映了兩部香港電影,分别是《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都是豆瓣評分比較高的口碑之作。并且兩部電影的導演也是新人,盡管在拍攝手法上還不夠成熟,但因為選題接地氣,關注民生問題,容易引起觀衆共鳴。

在叙事風格上,兩部電影和片名一樣簡單樸實,既沒有依靠炫技、玩梗和賣慘來增加市場關注度,也沒有依靠那些讓人一看就叫得出名字的大牌明星來撐一下場面。甚至有好幾位在兩部影片中都露了臉的演員,因為辨識度低,形象反差大,以緻于我看第一眼的時候,楞沒把他們認出來。

在關注社會現實方面,《白日之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紀實為主,聚焦于弱勢群體的生存現狀;《年少日記》倒是沒有具體對應生活中的某個真人真事,但聚焦的問題複雜典型,涉及家庭矛盾、校園霸淩、心理成長等多個層面,這些都和當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雖然從故事題材和角色塑造來看,我更喜歡《白日之下》,針對性強,殺傷力大,演員的表演樸素自然,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但《年少日記》關注的原生家庭問題實在讓人難以回避,畢竟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能從影片中看到童年的成長陰影——被父母打罵,被老師罰站,被同學欺負。

好在我皮糙肉厚又貪生怕死,才沒有像片中的小朋友一樣,走上絕路。不過身邊确實有兩個鄰居家的孩子因為家庭問題自殺,一個卧軌,一個跳樓,他們的父親都很強勢,是家裡的頂梁柱,母親則是全職家庭主婦,沒有什麼話語權。

其實和影片中相似的家庭并不在少數,有一定事業基礎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強,未來能夠有更好的出路。但某些家長們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态度和行為,實在讓人不寒而栗——威脅、辱罵孩子成了家常便飯,除了關心考試成績,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聞不問。

就像片中那位“粗心”的母親,大兒子因為睡眠嚴重不足,精神壓力太大,在考場上都發吐了,她還要求兒子第二天重考。大兒子主動要求看心理醫生,她也不答應,還抛下他,和丈夫、小兒子出門旅遊。

在這種缺少溫暖和關愛的家庭氛圍中,孩子難免會認為自己是多餘的人,思想變得越來越消極,學習成績自然越來越差。如果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那裡也沒得到什麼正面反饋的話,TA的路隻會越走越窄,直到做出自我了斷之類的極端事情。

記得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中提到自己曾經參加報社組織的活動,給一些家長講心理課。在課後聊天環節,他被家長的言談驚到,感覺那些家庭就像瘋人院——每個家長都在嚴重地傷害孩子,卻絲毫沒覺得自己有問題,反而認為孩子有問題。

相信有過親身經曆或者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對武老師的話應該深有感觸。他的話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說不定有的家庭比瘋人院還要糟糕。小時候,我經常被長輩們恐吓,說什麼不聽話的人會被送進精神病醫院,反倒讓我對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醫院充滿了好奇,殊不知自己早已置身于“瘋人院”中……

就像影片中的大兒子,一直在“瘋人院”中成長,雖然沒有弟弟天賦高,經常被父親打,被母親忽視,但他并不怨恨父母,仍然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喜歡自己。他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從來沒覺得父母“有病”,隻覺得自己不好。他選擇從天台上跳下去的動機也很單純,認為自己太笨,是家裡的累贅,不想給父母和弟弟添麻煩。

孤獨沮喪的他在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 除了翻閱漫畫,就是對着床上的玩偶自言自語。他的意外死亡,成了原生家庭解體的催化劑,也讓和他一樣活在父母期望中的弟弟重新審視自己,後悔沒有及時理解和幫助哥哥。出于愧疚和補償心理,弟弟大學畢業以後,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主動去幫助更多像哥哥一樣迷茫無助的青少年。

和《白日之下》一樣,《年少日記》也采用了克制内斂的表達方式,不指責,不批判,注重情感刻畫和細節描述,讓觀衆對當事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從而更加重視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

電影也從側面提醒我們,不管是對學校還是對家庭來說,關愛和理解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他們迫切需要安全感和歸屬感。真心希望這部電影作為典型案例,能夠被更多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看到。也希望更多受傷的孩子像影片中的弟弟那樣,從”瘋人院”中解脫出來,為自己找到平靜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