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你理解不了園子溫是因為你不是變态》之于《愛的曝光》的影評。看完《庸才》,我對園子溫這位“變态”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見解。

每一次看他的電影,都将面臨一次心理上的崩潰,或是對這個糟糕的世界又失望一分。到最後,我們不得不去接受這位“變态”的極端思想——到最後,我們都成了心理變态。

蝙蝠俠反派小醜著名起源漫畫《緻命玩笑》中提及,讓人瘋狂,隻需要“one bad day”。我們隐藏于假笑之下的瘋狂,或許因為他的一部電影,掙脫了隐忍,肆無忌憚地在腦中狂舞,狂舞……

正文:
園子溫挺喜歡把純愛故事揉搓進他的故事中。《愛的曝光》裡,他很認真地這麼做了,十分直接了當,自然割裂地也直接了當。
但《庸才》是一部特殊的電影。園子溫的(幾乎)所有電影都在講人——《自殺俱樂部》的社會現象追溯根源還是變成了邊緣人——而《庸才》直接指向了日本及其社會。園子溫認為日本本身就是病态的,社會隻是這張“蒼白面孔”中一雙無神的眼睛。
貫穿全片的海中木屋正是當今日本社會的寫照,地震、海嘯摧殘着它的一切,但卻無力反抗,喊着假大空的口号,目睹着眼前的諸多人迷失自我。人類生存法則就是這麼非黑即白。
日本人在問“我是誰”,社會也在自問“我是誰”。
在這種充滿了病态的電影裡,純愛加重了嘲弄的意味。殘骸中的愛還有什麼意義呢?

看《庸才》的過程中就意識到了,理解與否不是我們夠不夠變态的問題。園子溫在通過每一部作品輸出他的思想,雖混亂但有效。他就是在強迫正常人相信他的“鬼話”,把他們逼瘋。《庸才》在抛棄了一貫的血腥重口味後,依然壓得人喘不過氣。

園子溫是瘋狂的,觀衆癫不癫,就取決于各自的自我調節和心理承受能力了。

...
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