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Nicole Brenez John Cassavetes
原文地址:
https://debordements.fr/john-cassavetes/?highlight=nicole%20brenez
翻译 / 书翎
校对 / 龙舌兰穿堂风
排版 / 两只青蛙跳下锅
封面 / 喵刀????
约翰·卡萨维茨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剪辑者之一。属于他的电影都有多个版本,并陆续在热情的观众面前放映。阿尔·鲁班描述过《面孔》第一版取得的巨大成功,该片先后在比弗利山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上映,直到早上六点,观众仍在为这部电影鼓掌[1]。
“但约翰并未完全沉浸在喜悦中,然后他回到洛杉矶重新剪辑这部电影。”彼得·福尔克(Peter Falk)讲述了《夫君》的四个蒙太奇片段,前三个突出了其中一位主角,最后一个则将这些主角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一个整体。[2]
“很美,不是吗?”据说卡萨维茨曾向他讲述过一个大家都认为是最终呈现的版本。“记住这一点,因为你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们必须牢记卡萨维茨作品的这一特点——即对剪辑之开放力量保持敏锐意识,他可能是在《影子》的长期制作过程中获得的这种意识——以便正确看待这部电影的两个版本的历史和接受程度。从1957年起,乔纳斯·梅卡斯(Jonas Mekas)在两年时间里都致力于捍卫该片的第一个版本:在他的努力下,《影子》(第一版)获得了《电影文化》(Film Culture)颁发的首届独立电影奖,而约翰·卡萨维茨也成为了美国独立电影的象征。但在1959年11月18日,乔纳斯·梅卡斯于《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专栏中对所谓的“《影子》商业版”的发行表示失望,他认为这是对“原版”犯下的罪行。差不多在本·卡拉瑟斯(Ben Carruthers)和阿莫斯·沃格尔(Amos Vogel)之前,约翰·卡萨维茨在一封于1959年12月16日发表在《乡村之声》上的大写信中回应了乔纳斯·梅卡斯[3]。
这是他回顾自己制作电影的历程、描述其电影的实验性质、证明拍摄额外场景的合理性以及明确决定其艺术活动的道德原则的机会。1995年7月,乔纳斯·梅卡斯在纽约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证实了自己很喜爱约翰·卡萨维茨,以及对这位朋友的电影坚定不移的钦佩。《影子》第二版所引发的争议尤其证明了作者的正式选择在当时可能引发的讨论的性质和强度。
——妮可·布伦兹(Nicole Brenez)

改进一部电影的想法似乎会引起一些不情愿。在《乡村之声》最近一期中,乔纳斯·梅卡斯先生对该片的第二版提出了荒谬的指责,暗示它是与所谓的发行商达成商业妥协的产物。近一年来,他一直积极捍卫一部名为《影子》的16毫米电影实验。
也许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一下这部跨越了三年时间的电影的起源。《影子》最初是一个工作室实验,旨在探索电影的新风格。这部电影是由演员即兴创作的;没有编剧;它以毫不妥协的诚实、谨慎和对批评的完全漠视拍摄而成。这部电影是带着一个与旧势力斗争的年轻人的信念拍摄的,任何被商业世界残酷的权宜之计摧毁的人都跟这部电影站在了一起。没有一名演员因表演而获得报酬,技术人员同样如此。
我们起初并不知道,要实现我们当时认为的理想效果,需要三年的艰苦工作。在这三年中,最初包裹着我们的热情浪潮逐渐减弱,最终演变为排斥。尽管已不再抱有为电影业注入分毫活力的希望,《影子》中的人们仍出于对他们曾投入的电影的自豪和尊重继续坚持前进。
当首版终剪完成、准备就绪后,它在巴黎剧院面向两千名观众免费放映了三个午夜场。这个初始版本遭遇了普遍的敌意。而包括梅卡斯先生在内的一些人认为,它开辟了电影的新纪元。梅卡斯先生的认可让我们非常高兴;因为这让我们有理由认为,至少有人理解了我们的努力:然后,他的杂志《电影文化》将原创奖授予了《影子》,我们欣喜若狂。
然而,残酷的事实是,《影子》的初始版本并没有被绝大多数开明的观众所接受,而他们却正是这种美学的拥护者。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观众无法对影片所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我们引以为豪的精巧、自然的节奏和风格,却被人物的朦胧感、叙事中缺乏的背景构建,以及人物发展的不连贯所破坏。

意识到这些错误令人震惊,这充分表明了我们的无能。我们很容易站在极少数人一边,他们拒绝相信这部电影不会很精彩,这是人性的典型弱点。我们本来可以很容易地就此打住,忽略批评,宣称那些不理解我们的人是白痴,我们并不想给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我坚信,对于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必须得到理解才有意义。在我看来,电影可以教育、启发、娱乐人们,让他们从内心的恐惧和偏见中解脱出来。在我看来,必须尽可能保持自己的正直,因为身处被倾听和影响舆论的地位,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否则,凭良心说,一个人将会生活在堕落之中。就我个人而言,假使明知自己是个冒牌货,要让人们认为我诚实和纯洁是不可能的,它会迫使我生活在对时间的恐惧中,害怕浪费我仅有的生命。
我们尝试根据这些原则制作了《影子》的第二个版本。梅卡斯先生说得没错,这个版本与首版完全不同。它是为了被更好地理解而制作的,且是根据一种来自生活,而非他人意见的理解。它绝非妥协让步的产物,而且在我看来,它远远胜过首版。部分音乐和整体表现力的诗意已经消失,但具体的个性化表现力仍然存在。首版中极为突出的电影风格成为了人物情感体验的工具。在我看来,这些场景得到了完善;在第一版中闪耀的青春想象力又回归了,回归得更强烈、更清晰,更坚定地以启迪而非止于证明。
或许梅卡斯先生不知道,这部电影并未售卖,其制作资金是众多电影爱好者捐献的。梅卡斯先生最好重新审视《影子》的两个版本,摆脱那些毫无根据的偏见,这些偏见似乎改变了他对电影及其目的的看法,并使之复杂化。
—— 约翰·卡萨维茨(John Cassavetes),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帕利塞兹。

fin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Al Ruban, « Faces from my point of view », in John Cassavetes, Faces,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0, p. 15. Traduit par l’auteur.
[2] In Doug Headline et Dominique Cazenave, John Cassavetes, Portraits de famille, Paris, Ramsay Cinéma, 1994, pp. 173-174.
[3] The Village Voice, 16 décembre 1959, pp. 4-5.
这篇文章由Nicole Brenez翻译,是她对《影子》的批判性研究,发表于1995年 Nathan Editions 的“概要”合集。这份新出版物的引言已经修改。
我们非常感谢Nicole Brenez允许我们复制它。
这些镜头均来自《影子》,除了拍摄《影子》期间约翰·卡萨维茨在镜头后面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