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媒體中心。兜兜轉轉勉強及格,題材足夠新穎,所以更是覺得頗為遺憾。劇作結構完全頭重腳輕,真正有讨論價值的内容最後四十分鐘才露出——明明可以有更深入的剖析和更普世的展開,但是就到這裡了嗎?
影片的前一個小時充斥着刻闆印象的偶像團體刻畫:乖乖女最叛逆,可愛妹妹反而最有事業心,黃毛帥姐果然是團内戀愛的拉子(不會很驕傲吧?)……沒必要拍一個小時女主如何愛上破産黃毛老鄉吧,到底誰想看,老套又虛假。
法庭戲并不是審判的核心,女主的道德掙紮才是主題。選擇戀愛與戀愛的無意義,對舞台的想念和無法回頭的單行道,拉扯着本就情感用事的女主,使她陷入一種兩頭不到岸的尴尬與痛苦——直到此時本片才超出偶像戀愛的獵奇表達。女主拒絕簽署同意書,永無回頭之路的繼續戰鬥的選擇也是無意義的自我安慰而已。
一度覺得影片對這個行業的态度單純到傲慢,到頭來發現隻是女主的掙紮和反複,影片還是相對不帶價值判斷的,于是約略覺得可以取信。
真正有“裁判”讨論意義的主題是戀愛禁止條款是否違憲和侵犯人權。延伸到法理以外——工作可以多大程度入侵人的個人生活,又該如何理解這種自願的效力以及選擇同意的能力——明明有很多讨論的空間,于是更難以接受。如果真是因為太深度會觸碰到偶像行業的禁忌還算可以哀其不幸,但如果是導演與編劇能力所限,就隻能怒其不争了。
獨特的題材和令人惋惜的表達深度,該如何理解日本偶像的“戀愛禁止”條款?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會過去,不被忘記,永遠不做告别
#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CGV電影院。開場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看,友說:現在關于世越号還能有什麼表達嗎?我說:從描述看應該是對“創傷”的描繪吧。确實如此,這部電影并沒有超出我們的想象,描繪了一種關于創傷與療愈的 ...
時代焦慮下的“選擇有罪”,身體重新支配精神的可能
#30th BIFF 2025.9.17于釜山電影殿堂。樸贊郁是一位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從早期的“複仇三部曲”,到2022年戛納奪得最佳導演獎的《分手的決心》,他的作品中始終有一套滲着鬼氣的個人價值取向貫穿始終。香港M+電影院曾舉辦 ...
一個壞人死了,如何把他變成可以攜帶的尺寸?
#30th BIFF 2025.9.18于新世界樂天電影院。很不喜歡家庭溫情片,但還是流了幾滴鳄魚的眼淚,于是決定給到及格分。被“喜劇”的标簽詐騙而來,寥寥的笑點與驟然降溫的釜山一樣冷。不過是好笑的,海上麒麟,新幹線撿骨,都是日式神 ...
我所擁有的不過是一條連形狀都沒有的綠圍巾
#15th BJIFF 2025.4.25于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今年北影節的最後一場,又是資料館的深夜。開場前從網絡上投影到現實中的許多好友“濟濟一堂”,于是重新放縱自己沉醉進同溫層,開始做夢。看到二十分鐘處,我突然意識到,數年 ...
狂風驟雨後的黎明
#15th BJIFF 2025.4.19于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比《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還要糟糕的人,物質富裕衣食無憂的挪威人真的很會拍這種剖析情緒問題的電影,空有愛情無法抵達婚姻,到頭來唯餘崩潰的個體,破碎的關系,彷徨的人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