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属于心的感应,是天生的能力;母亲专属于女性,是后天的身份;当先天的能力遇上后天的身份,会产生怎样的对撞结果,#电影母亲的直觉# 在两个女人身上做起了实验…
爱丽丝、席琳,多年老友加邻居,她们是打发闲暇时间的搭子、是无话不谈的闺蜜,甚至还有点灵魂“伴侣”的味道,席琳鼓励爱丽丝坚定内心所想,打开家庭主妇的桎梏去勇敢追梦;爱丽丝对席琳现有的幸福生活,表示真心的祝福。但,在一场意外坠楼后,所有的东西都变了,爱丽丝的直觉被唤醒,席琳的母亲身份成为执念的黑洞。
麦克斯离世后,影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故设疑云,试图把观众引入两个女人的心灵迷宫。爱丽丝因为亲历了麦克斯的死亡,“分泌”出额外的内疚,这份内疚又隐隐的催生出直觉,直觉告诉爱丽丝,是席琳故意将儿子西奥带到麦克斯坠落的阳台以此拷打她的内心,是席琳藏起了琼奶奶的药盒导致后者的死亡,这一切都是曾经的闺蜜对自己的报复。但,每当爱丽丝与席琳对峙时,我们都能从席琳的眼中读到一个女人的无辜和一位母亲的丧子之痛,特别是当爱丽丝的丈夫从车里拿出药盒的那一刻,现实和虚幻的边界剧烈的晃动,矛头隐隐指向爱丽丝的精神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猜疑就像一颗种子,一旦在内心生了根,就会长出毁灭的芽”,并认为影片的故事不过是一个“有病”女人的癔症所生。
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席琳在得知爱丽丝一家将迁往他处时,先是迷晕自己的丈夫并制造出丈夫因为悲痛而自杀的假象,进而顺利的进入爱丽丝的家,用相同的方式迷晕这一家人,制造出爱丽丝和丈夫因燃气泄露死亡的假象,顺理成章的成为西奥的监护人和继母,到这时,我们才慌乱的发觉,原来,这是一场直觉与母亲身份的对打,最终母亲身份稳稳的翘起了直觉,成为赢家,影片摇身一变成为探讨母亲身份边界和呈现这一身份背面的野心之作。
小男孩西奥是影片的第三主角,他是爱丽丝的生子,但因为爱丽丝一直被“未亡人”(幸存者)这一身份拉扯,令她的母亲身份变得稀薄,与她相反的是席琳,席琳和西奥很处得来,西奥认为“席琳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麦克斯死后,西奥和席琳相互慰藉、彼此取暖,在外人看来,席琳与西奥反倒更像是一对母子,而席琳也把西奥看作自己母亲身份的延续和证明。当西奥要随爱丽丝离开,席琳好似经历了第二次丧子之痛,她没能保护好麦克斯,这一次她不会让西奥离开,畸形的母亲身份需求,引导着席琳走向道德的深渊,但对她而言,这或许才是天堂。
影片结尾,席琳和西奥在沙滩上奔跑,镜头剧烈晃动做出跟随的动作但又旋即停下,这种暴露摄影机的行为,如石子般打破了湖面的宁静,是谁在跟随,又是谁在窥视,第四堵墙坍塌,答案留给你们~
(#安妮海瑟薇# 和劳模姐都很强,导演摄影讲究,但影片为了戏剧性牺牲了真实性,不免令人遗憾)
抖动的跟随,晃动的墙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上 ,群像样板】
什么是群戏群像?什么是老中青同台竞技?电视剧《北上》给出了一个标准解!看到第16集,愈加发觉《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抬人之实的假群像剧,它几乎将老中戏骨和青年演员戏份均分,形成代际分明却又缠绕生长的故事情感线,使得剧情向纵深发 ...
《滤镜》:不爱时代的爱情宣言
身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且松动,遑论感情,何谈爱情。在“爱自己”的鸡汤滋补下,愈来愈多的人走向“只爱自己”的极端,爱能力几乎空槽,容颜形体、学历收入、罗曼蒂克在偶像剧的加持下,成为阻绝常人勇敢寻爱的高墙。庆幸的是,在这个“不爱” ...
为什么说《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如果说苏敏阿姨为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式的故事,那么影片《出走的决心》则以冷静、克制、客观的创作观,为观众呈现了决心背后的泥沼,这不是李红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红在发生,但她们终身未能出走,被长久地困在等待里。说影 ...
两个“王战团”,一片“太平洋”
由顾长卫执导,葛优、王俊凯主演的电影《刺猬》,是今年大银幕之上,我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喜欢它不单是因为葛大爷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凯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个风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顾长卫”的作品。一如《 ...
【乔妍的心事里装着两具空棺】
在大银幕上,我有很久没看见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乔妍的出现。听起来或许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对“乔妍心事”最好的赋形。两具空棺,一具是父亲的、一具是“乔妍”自己的,从父亲落水身亡、乔妍离家远走的那刻起,这两句空棺就一直装在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