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屬于心的感應,是天生的能力;母親專屬于女性,是後天的身份;當先天的能力遇上後天的身份,會産生怎樣的對撞結果,#電影母親的直覺# 在兩個女人身上做起了實驗…
愛麗絲、席琳,多年老友加鄰居,她們是打發閑暇時間的搭子、是無話不談的閨蜜,甚至還有點靈魂“伴侶”的味道,席琳鼓勵愛麗絲堅定内心所想,打開家庭主婦的桎梏去勇敢追夢;愛麗絲對席琳現有的幸福生活,表示真心的祝福。但,在一場意外墜樓後,所有的東西都變了,愛麗絲的直覺被喚醒,席琳的母親身份成為執念的黑洞。
麥克斯離世後,影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故設疑雲,試圖把觀衆引入兩個女人的心靈迷宮。愛麗絲因為親曆了麥克斯的死亡,“分泌”出額外的内疚,這份内疚又隐隐的催生出直覺,直覺告訴愛麗絲,是席琳故意将兒子西奧帶到麥克斯墜落的陽台以此拷打她的内心,是席琳藏起了瓊奶奶的藥盒導緻後者的死亡,這一切都是曾經的閨蜜對自己的報複。但,每當愛麗絲與席琳對峙時,我們都能從席琳的眼中讀到一個女人的無辜和一位母親的喪子之痛,特别是當愛麗絲的丈夫從車裡拿出藥盒的那一刻,現實和虛幻的邊界劇烈的晃動,矛頭隐隐指向愛麗絲的精神問題,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猜疑就像一顆種子,一旦在内心生了根,就會長出毀滅的芽”,并認為影片的故事不過是一個“有病”女人的癔症所生。
反轉來得猝不及防,席琳在得知愛麗絲一家将遷往他處時,先是迷暈自己的丈夫并制造出丈夫因為悲痛而自殺的假象,進而順利的進入愛麗絲的家,用相同的方式迷暈這一家人,制造出愛麗絲和丈夫因燃氣洩露死亡的假象,順理成章的成為西奧的監護人和繼母,到這時,我們才慌亂的發覺,原來,這是一場直覺與母親身份的對打,最終母親身份穩穩的翹起了直覺,成為赢家,影片搖身一變成為探讨母親身份邊界和呈現這一身份背面的野心之作。
小男孩西奧是影片的第三主角,他是愛麗絲的生子,但因為愛麗絲一直被“未亡人”(幸存者)這一身份拉扯,令她的母親身份變得稀薄,與她相反的是席琳,席琳和西奧很處得來,西奧認為“席琳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麥克斯死後,西奧和席琳相互慰藉、彼此取暖,在外人看來,席琳與西奧反倒更像是一對母子,而席琳也把西奧看作自己母親身份的延續和證明。當西奧要随愛麗絲離開,席琳好似經曆了第二次喪子之痛,她沒能保護好麥克斯,這一次她不會讓西奧離開,畸形的母親身份需求,引導着席琳走向道德的深淵,但對她而言,這或許才是天堂。
影片結尾,席琳和西奧在沙灘上奔跑,鏡頭劇烈晃動做出跟随的動作但又旋即停下,這種暴露攝影機的行為,如石子般打破了湖面的甯靜,是誰在跟随,又是誰在窺視,第四堵牆坍塌,答案留給你們~
(#安妮海瑟薇# 和勞模姐都很強,導演攝影講究,但影片為了戲劇性犧牲了真實性,不免令人遺憾)
抖動的跟随,晃動的牆面~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